ID: 22902289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5-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356270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丝绸之路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陕西出土二枚罗马金币 和一枚波斯银币 罗马的凯撒大帝(中国西汉时期)曾穿着丝绸长袍去看戏,引起全场的钦羡,观众都在观赏这件华美的长袍。经考证,当时凯撒穿的丝袍材料来自中国长安。 中外文明之间存在着一条贸易之路…… 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长安和罗马的商业往来、文化交流和文明交融从未中断,而这两种文明的交流和交融,对于人类文明的演变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条贯通东西的传统商路为什么被称为丝绸之路?它是怎么开辟的、有何发展?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 整体感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的路线和影响 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1276年 前202年 1368年 581年 960年 引进“汗血马”、苜蓿、葡萄等;佛教传入,丝、茶等传出 丝路商贸繁盛时期 丝路真正开辟于汉武帝时期 907年 618年 1644年 220年 丝路不断发展 海上丝路崛起 明中期以后,丝路走向衰落 时间轴 时空史观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时空观念:运用时空定位,分析丝绸之路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和不同类型的商路的开辟。 2.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理解丝绸之路在汉、唐、宋发生变化的多种因素。 3.历史解释: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史料,认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推动作用。 人类早期几个文明中心之间的交往主要是沿着东西方向,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洲的商陆进行的。 阅读教材, 指出古代欧亚大陆有哪些重要的商路。 ①陆上丝绸之路 ②草原丝绸之路 ③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④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狭义的“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或洛阳, 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丝绸之路概述图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元、明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概念阐释:“丝绸之路 1、起源 (一)陆上丝绸之路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丝绸很早就被辗转贩运到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成为广受欢迎的珍贵商品。 一、丝绸之路 2、开通 ②丝绸之路存在历史久远,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连通中西的丝绸之路。 夏县西阴村遗址发现的半枚蚕茧 建元三年汉武帝欲联络西域大月氏夹击匈奴,募人出使大月氏,张骞应募出使。……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此后中西交通流畅,贸易大盛。后来印度佛教输入,就是取道西域的。张骞是西汉开辟西域交通的第一个使者,他的勇敢、坚忍的品质为后人所传颂。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2)条件 ①汉朝时期经济的发展; ②汉武帝国力强盛,政局稳定; ③北方匈奴时刻威胁着西汉王朝政权稳固;汉武帝为彻底消除盘踞在北方的匈奴势力。 (1)目的:联合西域各国,共击匈 奴(军事目的)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出发时间 目的 结果 意义 BC138 BC119 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 未达成目的,但有一定成果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发展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中国和中西亚的交往交流 一、丝绸之路 (一)陆上丝绸之路 2、开通 (4)过程: (5)意义: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