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2422

2025年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20860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
  • cover
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测评 历史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中华大地许多地区都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文明化进程,只有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不曾中断,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逐步演变为中国文明的核心区。这说明( ) A.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 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华夏古国,礼仪之邦 D. 早期王朝,夏为其先 2. 下图是我国发行的一套《西周青铜器》特种邮票,可以看出该时期的青铜器( ) A. 种类丰富 B. 功能单一 C. 工艺粗糙 D. 象征王权 3.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这一思想出自于(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4. 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 A. 王室衰微的表现 B. 商鞅变法的背景 C. 秦灭六国的过程 D. 秦朝统一的意义 5. 唐朝与7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官方往来,允许各国人来留学、经商,吸收许多外国人担任官职。唐朝的文学艺术对日本、高丽等国影响深远,丝织技术传到西亚、欧洲。这反映出唐朝( ) A. 中外交往繁盛 B. 政治制度完善 C. 民族关系和睦 D. 南北交流加强 6. 熙宁六年(1073),宰相王安石在与神宗议论时政时,说:“户口之盛,无如今日。本朝太平百年,生民未尝见兵革,……见户口之众,数倍前日此”。这反映出北宋( ) A. 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世界 B.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政局稳定促进人口增长 D. 改革增强经济实力 7. 下表为有些学者认为的中国部分植物的来源。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 种类 来源 冠以“胡”字 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 冠以“海”字 大多为南北朝以后由海外引入 冠以“番”字 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 冠以“洋”字 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 A. 人民封闭保守 B. 农业兼容并包 C. 科技领先世界 D. 文化交流频繁 8. 1895年5月15日《申报》报道:“一律预备与倭人决死一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戚继光抗击倭寇 B. 《马关条约》签订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辛丑条约》签订 9.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得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当时中国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不是“自强”“求富”,而是“救亡”。此后资产阶级进行“救亡”探索的代表性事件是( ) A 金田起义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10.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伴随着对传统下层文化的大力提倡和对封建正统文化的严厉批判。因此新文化领导人对儒家以外的诸子学说予以阐释,并充分肯定。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 使中西文化交融日益加强 B. 传播了民主和科学思想 C. 从崇拜西学回归传统文化 D. 对传统文化有选择地继承 11. 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载,1926年12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1500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由此可知,这( ) A.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B. 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D. 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 12. 作品通过一个人的背影加上一条辫子塑造的形象符号(下图),剖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这部作品是( ) A. 《狂人日记》 B. 《阿Q正传》 C. 《骆驼祥子》 D. 《暴风骤雨》 13. 有专家指出,1952土地改革以后,旧的国家政权、绅士或地主、农民的三角关系被新的国家政权与农民的双边关系取代了。这表明( ) A.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B. 农民成为国家领导阶级 C. 土地私有制被彻底消除 D. 我国阶级结构发生改变 14. 1978年,一些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