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模拟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所有试题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红山文化的代表性遗———牛河梁遗址的女神庙中,女神雕像体型有大小之分,似已形成有中心、有层次的“神统”,随葬玉器的数量和规格也有显著区别。据此推断,红山文化时期的先民 A.社会地位平等 B.阶级分化趋势明显 C.开始定居生活 D.制陶技术逐渐成熟 2.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两只呆萌可爱的结界兽(如下图),形象设计融合了三星堆青铜人像的经典特征,带有浓郁的西南地方文化特色。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琮、玉壁、铜尊等文物,近年来在河南、山西等地发现了高度相似的“同款”。据此可知( ) A.三星堆文化青铜器制作水平领先世界 B.中外科技与文化交流具有悠久的历史 C.夏商周时期的统治范围远至四川地区 D.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存在一定联系 3.右图为1923年在山西省浑源县出土的耕牛尊,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铸造的年代最早应该是在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4.井渠法是我国西汉时期修建龙首渠时发明的地下渠道施工技术,这一技术传到西域后,当地人结合本地特色,发展出了坎儿井,之后又传播到了中亚等干旱地区。这一技术的传播得益于 A.汉高祖大力支持 B.西域都护的设立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自然条件的优越 5.《孙子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用不流血的手段而使别人屈从我的意志,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隋炀帝东征高丽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汉武帝北击匈奴 6.在宋代,陕西一带有民谣:“我有一只小毛驴……我骑着去赶集。”这个“集”在宋代应属于 A.城市 B.都市 C.夜市 D.草市 7.在八股文考试中,出现了很多畸形的读书人。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范进,范进中举常被视为笑谈。下列关于八股取士说法正确的是 A.八股取士取代科举制,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B.宋代八股取士开始出现 C.八股取士使人才选拔制度日趋合理 D.八股取士是科举制走向僵化的表现 8.两江总督耆英在鸦片战争后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在耆英看来,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贫富不均 B. 莠民作乱 C. 民性懦弱 D. 吏治败坏 9.1887年,李鸿章奏称:“创设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输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其意在说明洋务运动 A.实现了自强求富目标 B.革新了文化教育面貌 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D.推动了军事工业发展 10.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成果的是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达成“九二共识” C.创办“黄埔军校” D.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11.从1915年反对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抵制运动,到1919年抗议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处理结果的五四运动,再到1925年抗议日本工厂枪杀顾正红的五卅运动,这三次事件的“危机程度”一次比一次减弱,而群众运动的规模却一次比一次增大。这主要是因为 A.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发展 B.革命政党势力的不断推动 C.民族国家意识日益强化 D.北洋军阀的统治日益腐朽 12.陈云在报告中指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