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2、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 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改行 两税法 租调制 本课线索 种类多 商税重 贡赋 制度 两税法 募役法 两税法 科差 金银花 一条鞭法 摊丁 入亩 古代 近代 现代 土地税开端 西周 春秋战国 秦汉 北魏-唐前期 唐中后期 宋 元 明 清 关税完全自主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关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演变 关税: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国民政府基本收回; 个人所得税: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征收。 关税: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 个人所得税,不断完善关税制度; 个人所得税:计划经济体制下无征收到改革开放后正式确立。 赋役制度 古代民众的义务: “税+役”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 人口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 户税: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 赋役制度是赋税和徭役的合称,其目的主要是借以维持庞大的军队与官僚系统,并以此维持其统治地位,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近代关税主权的沦丧及收回 ———当代个税从国计到民生的转身 CONTENTS ———古代赋税制度 的发展演变 0 1 赋:从贝,钱财;从武,用兵。 合起来就是“与用兵有关的钱财”。 税:从禾,农产品;从兑,送达和交换。 合起来就是“送交农产品为税”。 马克思说:“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 朝代 赋(户税、田赋、丁税和杂税) 役(力役、兵役和杂役) 征收标准 先秦 秦 汉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厘清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史。 自主学习 1.先秦时期:贡、赋、税 “任土作贡,分田定税,十一而赋。” ———《史记·夏本纪》 我国税收的雏形 商朝:“助” 夏朝:“贡” 助:借民力以耕公田 西周时“赋”征收军事物资;“税”征收土产物资。 春秋后期,赋与税统一按田亩征收。 西周:“彻” “周人百亩而彻。” 井田制是古代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奴隶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夏商周土地制度 —井田制 春秋:“相地而衰征” 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 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履亩而税 诸侯以上贡的形式缴税,为王室服役 管仲“相地而衰征” 鲁国“初税亩” “彻”:以实物形 式上缴的土地税。 在秦朝当个老百姓是什么体验? 秦朝规定,男丁15岁开始服役,至60岁才免役,共需要为国家无偿服役2070天,凡服役,钱、衣均自备。 秦朝的赋税分为田租和口赋。以一个五口之家的小农为例,种地100亩,收获粟100石。秦朝建立初,粮价是30钱一石,收入合计3000钱。 支出田租:缴纳什一之税10石,约计300钱。 口赋:一户五口,平均每人年120钱,约计600钱。 这个五口之家,除了徭役之外,一年共需向国家交纳900钱。 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水雨,除興。 ———睡虎地秦墓竹简《徭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关于秦朝徭役的记载,两则史料有何异同? 2.秦汉时期:从“泰半之赋”到“三十税一”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工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卒……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算缗 告缗 重农抑商 对商人,“重租税以困辱之。” ———《史记.平淮书》 朝代 赋(户税、田赋、丁税和杂税) 役(力役、兵役和杂役) 征收标准 秦 汉 田赋、人头税(口赋、户赋) 更(本郡,劳役,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