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903272
福建省福州市部分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36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福建省
,
福州市部
,
分校
,
联盟
,
2024-2025
,
学年
福建省福州市部分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毛泽东不是职业的历史学家。他读史,除个人兴趣,主要是为了以古鉴今,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这是毛泽东的一个长处和优势。他时常从历史中获得灵感,提出适合今日需要的对策;也从古人的失败中得出教训,以免今日重蹈覆辙。他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论,不光停留在“知其然”,还力求“知其所以然”,考得失,明事理,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 毛泽东把历史读活,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古为今用的立场,撮其萦萦大者,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他读到《史记》记载萧何曾经实行“耕三余一”的政策,就思考:“那个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可能是因为地多人少,土地肥沃。现在我们的东北,有些地区也还可以种两三年地,多余出一年的粮食来。但是,全国现在很难做到‘耕三余一’,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一下。”他在《汉书》里读到汉武帝曾经沿汾河乘楼船到闻喜一带,就感慨地说:可见当时汾河水量很大,现在汾河水干了,我们愧对晋民呀!由此他赞成“引黄济汾”的工程计划。 毛泽东对史书上记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尤感兴趣,批注最多,评论也最多。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战争,也是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格外有用。毛泽东读专业兵书并不很多,其军事知识和战略战术,既源自实践,也多从读史中得来。 毛泽东早年在读《伦理学原理》的批语中,就表达过这种读史兴趣:“吾人览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喜欢读此类史书,说明他注重总结历史发展中的治乱规律,注重思考人才培养锻炼规律。 1969年夏夜,他在武汉读《南史 陈庆之传》,兴奋批注,“再读此传,为之神往”,表达的就是这种读史心境。 毛泽东读《南史 韦睿传》,批注达 24处之多,称道韦睿领兵打仗“善守”“将在前线”“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除了赞赏韦睿的军事才能,毛泽东更看重的是韦睿“不贪财”,遇功不争,遇事敢担当,能够团结干部,善于“躬自调查研究”,是一位“劳谦君子”,因而“仁者必有勇”等等,结论是:“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 (摘编自陈晋《“一篇读罢头飞雪”———毛泽东与“二十四史”概议》) 材料二: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大历史的进程中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指示了中国未来的前进方向。他指出,在中国古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压迫是中国古代社会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近代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一方面将资本主义因素注入中国,将其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另一方面把独立的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因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些矛盾成为中国革命产生的基础。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主要矛盾,导致中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依附性,无法独立完成民主革命的重任。中国必须经过“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中国共产党光荣的伟大的全部革命任务”就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 毛泽东尤其重视从农民革命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1944年,郭沫若发表《甲申三百年祭》一文,认为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是骄傲轻敌、生活腐化、失去民心。这篇文章引起毛泽东高度重视,指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北京市育才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扫描版,无答案)(2025-04-30)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2025-04-30)
河北省2025届新高考临门卷3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04-30)
河北省2025届新高考临门卷4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04-30)
《阿房宫赋》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4-3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