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达标练习 时间: 8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汉字积累屋。(11分) 1. 读拼音,写词语。 (5分) ōu zhōu sì hū mǎn zú shí jiang shè huì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 挣脱(zhēng) 龙爪(zhǎo) B. 方便(biàn) 积累(lěi) C. 鲜有(xiān) 马笼头(lóng) D. 一乘轿子(chéng)切断(qiē) 3. 写同音字填空。 (4分) [lì ] ( )气 来( ) [bǎo] ( )贵 ( )存 [yì] 惊( ) ( )义 [jì] 设( ) ( )性 二、词语游艺厅。(8分) 1. 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4分) (1)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 ( ) (2)《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 ) 2.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4分) 因为……所以……………既……又……………虽然……但是…… (1)( )画上的人小,( )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2)赵州桥的设计( )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节省了石料。 三、句子训练营。(7 分) 1. 读一读,完成制作风车的流程图。 (3分) 制作风车时,要先把纸裁成正方形,接着沿对角线对折, 在对角线的位置剪四下,然后把四个小角粘在一起,最后用图钉钉牢,固定在小木棍上。 2.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4分) 这句话的结构是 (分总 总分 总分总)。 我也能照这种结构写一句话: 四、课文拷贝室。(9分) 1. 根据提示写出诗句。 (3分) (1) ,路上行人欲断魂。 (2)每当节日来临,身在外地的游子会格外想念亲人,诗句“ , ”就是最好的写照。 2. 先补全四字词语,再填空(填序号)。 (6分) A. 琴棋( )画 B. 望闻( )切 C. 笔墨( )砚 文房四宝: 雅人四好: 中医四诊: 五、语文实践园。(10 分) 1. 把下面的节日与对应的画面、诗句连在一起。 (6分) 遥知兄弟登高处, 爆竹声中一岁除, 五月五日午, 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风送暖入屠苏。 赠我一枝艾。 2. 过春节时,长辈会把压岁钱包在红纸包里给晚辈。 近年来,线上红包也流行起来。你更喜欢传统的纸质红包,还是线上红包 为什么 (4分) 六、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9分)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 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 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 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 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1.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3分) (1)这段话的大意是: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 ( ) (2)我国最早的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铸刻在青铜器上。( ) (3)纸发明前,人们用文字记录事件很不方便。 ( ) 2. 根据选文内容完成表格。 (3分) 记录文字的材料 记录文字的方法 不足之处 龟甲、兽骨 不方便记录 青铜器 铸刻 竹片、木片 阅读、携带、保存不方便 帛 写 3 我们的祖先不断寻找书写文字的材料,从中我感受到了 。 (3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6 分) 北京的四合院 ①北京的四合院历史悠久。早在元代正式建都北京时,便开始大规模修建四合院,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②北京的四合院构造独特。 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 四面的房子都向院中心方向开门,整个庭院对外一般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③北京的四合院还蕴(yùn)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hán)。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