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突破素养卷(七) 中外民主与法治建设 (时间:40分钟 分值:4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 1.(2024·南昌模拟)韩非承商鞅之说,注重刑罚,倡导以法治国,“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但韩非又强调主刑罚者不可滥用刑罚、强权,即法之有度,赏罚分明。这体现出韩非主张( )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为政以德 D.“兼爱”“非攻” 2.(2024·泰山区期末)以下表格是关于“笞刑(打板子)”的记录,可以说明汉文帝和汉景帝( ) 文帝时期 景帝时期 前167年,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用笞刑代替,规定当劓(割掉鼻子的酷刑)者笞三百 前156年,改笞五百为三百、笞二百为一百,行刑时只准打臀部 A.重视农业 B.减轻刑罚 C.重视儒学 D.整顿吏治 3.它是一场文化运动和空前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它以彻底的批判精神从思想上动摇了封建主义的统治。材料中的它( ) A.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作了思想铺垫 D.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4.(2024·临沂二模)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如图两份书报在当时的共同作用是( ) A.开启了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思潮 B.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C.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5.(2024·宁夏模拟)“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它”及“它”带来的“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是指( ) A.洋务运动———中国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B.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6.(2024·孝感模拟)唐德刚认为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宣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B.袁世凯与慈禧太后谈判要求溥仪皇帝退位,统治260年的清王朝灭亡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封建阶级性质的宪法 D.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实行民主共和制 7.(2024·黄冈模拟)如图是一张木刻版画,它描绘了某宪法草案公布后人们在田间地头热议的画面。随后出台的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 8.(2024·绥化中考)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议会 D.三级会议 9.(2024·盐城中考)《十二铜表法》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以明确的法律文件为依据。它的颁布( ) A.开创了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 B.彰显了罗马共和国阶级平等理念 C.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D.体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10.(2024·聊城冠县一模)英、美、法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所体现的共同法治精神是( ) A.法治取代人治 B.限制王权 C.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D.反对殖民统治 11.(2024·兰州中考)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拿破仑军队的刺刀之所以这样有力。是因为刀尖上有思想。”拿破仑自己也说过:“我真正的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