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分层训练(十七) 1.A [材料“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作出判断、表明主张,决不接受任何外来胁迫和压力”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独立自主,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联合国,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求同存异材料没有提及,排除C项;“以美西方原则为准”说法错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独立自主,排除D项。] 2.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B项正确;乒乓外交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排除A项;“求同存异”成为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排除C项;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于1950年签订的条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3.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间是1953年底,属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10月,属于20世纪70年代;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1955年4月,属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首次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在2001年。所以属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是①③,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 4.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B项正确;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排除C项;“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建立”与材料“1955年”不符,排除D项。] 5.B [依据题干“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亚非会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亚非会议。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成功,B项符合题意;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项不符合题意;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项不符合题意;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与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D项不符合题意。] 6.A [根据题干“第26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部分统计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召开时间是1971年,因此这一统计数据彰显的历史事件是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项正确;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在联合国创始之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万隆会议上,排除C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7.D [根据题干信息“中美两国总要建交的。中国和美国难道就一百年不建交啊”“我们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深陷战争泥潭,需要中国这个伙伴;对于中国而言,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家实力的增强,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和面对中苏恶化的关系,中国需要和美国改善关系,因此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双方利益需要,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中美关系改善符合双方的利益需要,而A项只涉及中国单方面,排除;材料未强调“世界的和平”,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中美关系改善符合双方的利益,而不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排除C项。] 8.C [根据材料“中国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可知,在外交上中国政府积极展现大国担当,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