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3828

中考历史复习单元分层训练(五)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含解析

日期:2025-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22404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发展,巩固,国家,多民族,统一
    单元分层训练(五)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说明:选择题每题1分,总分35分) 1.(2024·岱岳区一模)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秦汉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 B.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C.宋元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2024·宁阳二模)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此观点重在说明八股取士的(  ) A.原因  B.形式  C.目的  D.危害 3.“在明朝朝廷心目中,天朝的声望好像比物质的贸易更重要,异域的臣服比外来的物质更重要。”材料意在说明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开展贸易        B.获取财富 C.宣扬国威 D.增长见识 4.(2024·泰安期末)如图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把蒙古族式腰刀。它是土尔扈特部东归领袖渥巴锡觐见乾隆帝时敬献的礼物。此腰刀见证了(  ) A.清朝加强了对西南边疆的稳定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清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强化文化专制政策的推行 5.就西藏地区而言,清朝政府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治理手段,以下能为其提供实证的是(  ) A.兵马俑军阵 B.宣政院印 C.锦衣卫印 D.金奔巴瓶 6.(2024·宁阳三模)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史学习笔记。他整理的是(  ) 1.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2.西域都护府 3.伊犁将军 A.西藏  B.台湾  C.广东  D.新疆 7.(2024·东平二模)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认识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 B.清朝前期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来管理西藏事务 C.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D.元明清时期经略边疆的举措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8.(2024·岱岳区一模)清代统治者明确宣布,皇权的行使和皇位的继承,诸如亲王摄政、立嫡、立长还是立贤等纯属皇家事务,朝中大臣不能以是否合乎礼法而置喙。这主要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皇位继承制的终结 C.丞相权力的削弱 D.思想控制的加强 9.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统治者经常对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加以歪曲解释,制造冤狱,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  ) A.罢黜百家 B.重文轻武 C.“八股文” D.“文字狱” 10.(2024·宁阳期末)“闭关锁国”从一定程度上打击和限制了猖獗的海上走私以及海盗行为;对沿海地区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对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活动,起过一定的防御作用。上面材料说明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的直接目的是(  ) A.中国的综合国力远在世界大国之上 B.防止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 C.封建专制制度和自然经济的排他性 D.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对外延伸 11.(2024·泰安期末)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所装载货物的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登记姓名、年龄、面貌、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清朝实行的这一政策使中国(  ) A.获得稳定的周边环境 B.禁绝了一切对外贸易 C.避免了殖民侵略 D.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 12.(2024·新泰三模)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丞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纵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明朝则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上述变化的实质是(  ) A.集思广益,减少失误 B.分工协作,提高效率 C.相互制约,杜绝贪腐 D.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13.(2024·泰山区一模)中国古代行政改革通过内部体制的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