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4460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8287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考试,答案,PDF,试题,语文
    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下)高二级期中考试 语文 参考答案 1.(3分)C 2.(3分)C(风洞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发的核心工具,但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发涉及材料、发动机、控制系统等多领域的技术,因此“完全掌握”表述错误) 3.(3分)D(风洞技术主要用于模拟气流条件,优化与空气动力学相关的设计。D项中不属于风洞技术的运用,而是风洞技术的教育。) 4.(4分)①科学严谨,大量使用“激波驱动”“马赫数”等术语介绍风洞技术,准确而专业。②形象生动,使用“天空”“绿色通道”“超级巨龙”“飞行走廊”等词语,增强可读性。【评分说明:1.本题4分,共2点,每点2分。其中观点1分,分析1分。2.从准确性角度答题(科学性、专业术语、严谨等),给1分,结合文本正确分析,给1分;从形象性角度答题(通俗易懂、运用修辞、生动性、可读性、文学性等)给1分,结合文本正确分析,给1分。3.注意题干,聚焦“词语使用的角度”而非整体结构。如分析行文思路,答逻辑严谨的不给分。(每点2分,包含概括与分析,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3分)D.(两处用意在于强调种花成败不在品类高低。) 6.(3分)B.(暗线不对,后半篇不是讲马子才爱菊守菊,也没有互为补充。) 7.(4分)①马子才与陶生两者的反差揭露了传统文人“重文轻商”的清高迂腐。②姐弟勤劳致富的商业理念反映了时代思潮,也是对传统义利观念的反思。③文中黄英的言行反应了女性自主独立意识的萌芽。(每点2分,任选两条作答,意思对即可,共4分) 8.(6分)①《促织》的结尾孩子复活,父亲富贵,这种把悲剧的故事赋予“大团圆”式结局的写法是中国古典戏剧小说的常见模式。但这和家破人亡的情节矛盾,也减弱了悲剧的批判性力量。②汪曾祺的《黄英》删去了原作中黄英与马子才结为夫妇等“大团圆”结局,不落窠臼,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有了时代特色,有利于新的主题表达和人物塑造。③删减了婚姻情节,使黄英的形象更自由超脱,体现作者对人性本真的推崇。④以“醉陶”结尾看似散笔,但有了回味无穷的诗意与哲理。(或者回答:结尾留白,意犹未尽,激发读者的想象和情感共鸣)(答对第①点分析《促织》结尾的作用得2分,②③④条任选2条作答,得4分,共6分,意思对或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9.CFG(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满分3分。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然而兰亭的名声终究因为这篇文章得以流传,其中的意义又超出了山水游览的范畴。君子们在这里,或许有所领悟。“兰亭之名”做主语,“以传”作谓语,构成主谓结构,其后停顿;“斯文”是“配”的宾语成分,中间不能断开,故C处断开;“其事”为主语,“出”为谓语,“于泉石游观之外者”为后置状语,构成主谓结构,语意完整,其后停顿,故F处断开;“君子于此”为主谓结构,结构完整,单独断开;“盖”是常见的句首语气词,需要在其前面断开,故G处断开。故选CFG。) 10.D(3分) (A.正确。觞,名词用作动词,饮酒;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B.正确。“微波入焉”的“焉”,也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C.正确。“使其得志”的“使”指如果,句意是如果他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使不上漏”的“使”指让,句意是让它不再从上面漏土漏雨。D.错误,意思相同,均为“……的原因”。句意:他们的内心志向被掩盖的原因。/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故选D。) 11.B(3分)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也反映了他消极避世的心理”错误,《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虽然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死亡不可避免的感慨,但并未体现出消极避世的态度。相反,他强调了珍惜眼前时光、享受生活的重要性,他的感慨更多是对人生无常和生死问题的哲学思考,而非逃避现实。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