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4667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50张PPT)

日期:2025-05-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1130424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8课,冷战,国际格局,演变,课件,50张
  • cover
(课件网) 柏林墙修建的前世今生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德国的分裂 马歇尔计划与美国的世界扩张 新变化: 从对象看? 从时代主题看? 从国际格局看?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 冷战———和平与发展、紧张与动荡并存 两极格———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发展———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给美国国务院发出了一封很长的电报“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齐世荣总主编,张宏毅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有形”的战争结束了,“无形”?的战争又开始了... 第十八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自主阅读:1.什么是冷战? 2.冷战的深刻根源是什么?(从学习聚焦:“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四个角度对应) 3.冷战的具体表现?(政治、经济、军事、地缘政治) 4.两极格局形成的时间?特点?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1947-1991年):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两极格局(1955-1991年):是指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1991年底)苏联解体。 注意:时间上多有重合,题目里也多有混用,但是要区分概念,区别差异(时间、性质)。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的原因 战后满目疮痍的欧洲 材料一:欧洲现在怎样 它是一座瓦砾堆,一个尸骨收容所,一个滋生瘟疫和憎恨的温床。 ———丘吉尔 材料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经济的困难引起了政局的激烈动荡,法、英、意、比等西欧国家的罢工浪潮和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得到锻炼和成长的西欧各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不断扩大, 威望越来越高。尤其是法共和意共,在战后初期的 大选中,法共获选票1/4,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 意共获得选票达1/3。 ———斯帕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 西欧:颓势尽显———走向衰落并迎来资本主义制度危机 思考:据材料,二战后的西欧有何变化?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的原因 军队及全球军事基地 核武的垄断 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强大的经济实力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固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 ———1944年罗斯福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1945年杜鲁门 美国:世界第一政治、经济、军事强国———显露领导世界野心的凭借 强大的苏联红军 庞大的军事工业 国际威望 变“危险走廊”为“安全屏障”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的原因 苏联:相对强势———强劲的军事实力与政治影响力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的原因 思考:在二战后西欧衰弱、美国图霸、苏联东扩下,“冷战”是否有更深刻的根源? (1)二战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3)战后美国欲称霸世界,把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 (2)美苏两国存在社会制度的差异、国家利益的严重冲突和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4)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发生了尖锐矛盾。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的原因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的原因 西欧:颓势尽显 美国:优势扩大 苏联:相对强势 思考1:你如何看待当时的国际形势?阅读教材109页,美苏是否能够继续维持盟友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