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5431

8.7.2《自由平等的追求》(课件+教学设计+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日期:2025-05-0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001497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8.7.2,自由平等的追求,课件,教学设计,课时,训练
    (课件网) (统编版)八年级 下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尊重自由平等 第七课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新课导入 过度的自由反而会限制自由;滥用自由反而会失去自由。把“同等对待”与“差别对待”统一起来,将一份深挚的关爱给予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闪耀的是文明的光辉。那么,如何实现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 践行平等观念,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由。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 道德修养: 正确认识自由和平等,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 法制观念: 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责任意识: 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平等观;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教学重点 珍视自由的具体做法或要求、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或要求; 教学难点 特权及其表现。 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3-107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1、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 2、什么是特权?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现象?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危害是什么? 4、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课堂探究 01 珍视自由 运用经验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①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运用经验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材料中田某的言行是错误的,是对自由的错误认识。 ①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的自由。 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也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行使自由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 尊宪崇法丨宪法守护你我一生 视频探究 视频探究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12月7日是我国的第七个“宪法宣传周”。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守护你我一生。 ②中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人身、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权利和自由。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以及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③中国公民,不论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其他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平等地享有《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知识探究 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②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1) 西藏公安网安部门公布涉“日喀则地震”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视频探究 视频探究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2025年1月15日 ,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西藏公安网安部门持续开展涉“日喀则地震”网络谣言打击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共依法查处相关网民21人。 ②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发布网络言论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公安机关将持续严厉打击编造、传播、散布网络谣言等行为。 ③每个公民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请广大网民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和谐网络环境。 探究分享 (2)请你评析唐某的言行。 ①唐某“微博骂人”侵犯了关某的名誉权,其言行是违法的。 ②言论自由一旦超越法律边界即是对自由的滥用,行为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1)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