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 1. 古代埃及文字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古代埃及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希腊字母 D.拉丁字母 2. 在古代的早期文明中,苏美尔人创制了楔形文字,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中国的商朝已出现了较为完备的甲骨文。这些文字的共同作用在于 A.服务于统治阶级专制统治 B.有利于文明的发展与传承 C.促使文化创造产业独立化 D.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融 3. 右图为古代世界两个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域示意图(阴影部分)。与下列两图所示疆域对应的帝国是 A.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 B.波斯帝国、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4. 《神曲》吸收了阿拉伯哲学家伊本·阿 拉比著作中关于先知夜间旅行和登霄的说法;《唐·吉诃德》《十日谈》等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一千零一夜》的影响。这说明 A.阿拉伯是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 B.人文思想渗透进西欧文学的创作 C.阿拉伯哲学奠定了意大利文化的基础 D.阿拉伯文化影响了文艺复兴运动 5. 6世纪,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柯比在《战史》中记载了拜占庭与波斯、汪达尔、哥特的战争。他在书中模仿修昔底德“普拉提亚之围”“雅典瘟疫”等纪事,其文笔、修辞技巧乃至叙事中夹杂演说词的写法都是“修昔底德式”的。这表明作者 A.创新历史编纂体裁 B.注重史料整理分析 C.继承古典著史传统 D.借鉴东方史学成果 6. 有学者认为,它是“传承伊斯兰文明的历史载体,继承了哈里发时代的宗教政治传统,实行君主至上和教俗合一的政治体制,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错综交织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历经600余年的沧桑,可谓亚非欧大陆中央地带最后的封建国”。它是 A.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德里苏丹国 D.奥斯曼帝国 7. 大化五年(649年),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并建立“置八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材料中这项改革措施的作用是 A.编订律令法典,建立起法律体系 B.庄园经济形成,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改革行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武士集团形成,促进了日本进步发展 8.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9.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的贸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开始衰落,威尼斯、热那亚等地的商业中心地位先是被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取而代之,而伦敦、阿姆斯特丹更是后来居上,成为新的海上贸易中心。这一现象被称之为 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三角贸易 D.世界市场形成 10. 17 世纪初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带来的一些用品,如纺织布、铁壶、铁斧、鱼钩、锄头和枪支等,很快融入了印第安人的生活。印第安人对五颜六色的玻璃珠和铜制品尤其喜欢,并将它们用在宗教仪式和庆典中。这反映出当时 A.美洲地区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 B.物品交流丰富了人们社会生活 C.印第安人宗教信仰发生了改变 D.欧洲与美洲文化在碰撞中趋同 11. 15 世纪,意大利年轻人兴起了学习拉丁文、学习修辞学的热潮。当时在讲授拉丁文的课堂上,青年们激情洋溢。在他们中间流行着一个口号“去!我们去把死人唤醒!”这最能说明当时地中海 A.反对天主教会说教 B.旨在能重现古典文化的辉煌 C.重视人文主义思想 D.主张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 12. 从11世纪起,欧洲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学校.学校根据城市生产、交换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开设文法和计算方面的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