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7分)班级准备以“接纳与欣赏”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小语搜集到了下面一段文字,需要你帮他整理。 源出一脉的“尘”与“泥”有着不同的处世观。 一天,“尘”得意忘形且咄咄逼人地对“泥”说:“我能飞扬起来,盘翔于苍(a),而被水拖累的你则永远无法做到,委实遗憾啊!” ①“你要明白一点,只有懂得涵养于水,才能让生命发展壮大!” ②“尘”立时愣住了,无语以对。 ③“泥”自豪地回答:“你也太自以为是了吧?能飞扬又怎样?你最终还不是要投入大地的怀抱?” ④“你认识不到这一点,才会自傲自负,游离于团体之外,可悲可叹也!” 诚然,只有学会了吸纳与(b)合,才能有作为有出路;而意识不到自身缺陷却对他人横加指责,往往会落得个(c)笑大方的下场! (1)文中加点的两个字需要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duō héng B.duó héng C.duō hèng D.duó hèng (2)文中a、b、c三处需要补出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a穹 b融 c贻 B.a穹 b熔 c饴 C.a穷 b熔 c贻 D.a穹 b融 c饴 (3)文中①②③④句的顺序弄乱了,请你帮她纠正过来 (3分) A.④③①②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2.(8分)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词名句。 (1)追随诗人脚步,共赏山川之美。随杜甫漫游齐谷,欣赏泰山“ , ”(《望岳》)的神奇秀丽高大巍峨;随张养浩西出潼关,领略华山黄河“ , ”(《山坡羊 潼关怀古))的雄伟险峻气势磅礴。 (2)雁过留声,常引发诗人的情思。王湾的“ , ”(《次北固山下》)以归雁传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范仲淹的“ , 。”(《渔家傲 秋思》),用大雁振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衬托山雁去而人却不得归的情感。 3.(3分)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阴阳割昏晓”的“阳”指泰山北面。 B.古代有许多礼仪和别称,如男子20岁时束发戴帽,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C.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更是晚上八时左右。 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策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文辞精炼,多有用韵。 4.(2分)名著阅读。 “讽刺”是名著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请从《朝花夕拾》《儒林外史》和《格列佛游记》中任意举例完成下面关于讽刺手法类型的梳理: 讽刺的方法 示例 (一)冷峻的白描 《儒林外史》中胡屠户一巴掌治好了范进的疯病,回家路上,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里作者运用冷峻的白描,不动声色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一人飞黄腾达后亲友前倨后恭、府俗势利的情状。 (二)人物言行的矛盾 ① (三)夸张变形的描写 ② 5.(2分)对“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梁生宝((创业史))会说:“命运在我自己手里攥着!我带着蛤蟆滩的穷乡亲建合作社,种水稻,搞副业,现在已经过上了好日子。”祥子(《骆驼祥子》)、江姐(《红岩》)又会怎样看待“命运”?从两个人物中选一个,根据他(她)的主要经历和身份特点,简要作答。 6.(6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河南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步伐,近日,全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省内外劳动教育专家和教学一线教师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印发以后,我省首次召开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专题研讨会。会议指出我们将以《中共中央国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