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7438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翔云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0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46162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辽宁省,月月,答案,试题,化学,抚顺市
  • cover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翔云中学九年级3月化学月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开展下列课外实践活动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使用活性炭吸附水箱中的异味 B. 用2B铅笔芯探究石墨的导电性 C. 用汽油洗去裤脚上的油污 D. 在蜡烛火焰上方放冷盘子制炭黑 2.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氧气 B. 食品包装时常充入氧气以防腐 C. 空气中各气体的组成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D.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电光源 3. 下列燃料在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的是 A. B. CO C. D. 4.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 化学反应不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5. 下图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和“配制40g 10%氯化钠溶液”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取盐 B.蒸发 C.称量 D.量取 A. A B. B C. C D. D 6. 我国有着悠久的钢铁冶炼史,《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的生产过程主要为①炼铁:将捣碎的铁矿石和焦炭放入炼铁炉中,持续鼓入空气并加热;②炼钢:将炼铁炉中产生的液态生铁导入敞口的“方唐”中,加入潮泥灰(主要成分为石灰石)并不断翻炒。下列与“妙钢法”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炼铁”时,将原料捣碎可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B. “炼铁”时,持续鼓入空气可以提高炉温 C. “炼钢”时,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除尽生铁中含有的碳 D. 钢的性能优良,其熔点比纯铁低,易于加工 7. 某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实验,研究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当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锥形瓶中的发生如图乙所示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溶解度:甲>乙 B. 溶液的质量分数:甲<乙 C. 乙中的溶液一定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 用硝酸铵代替生石灰也会出现上述现象 8. 下图是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S转化为H2SO4的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依次升高 B. SO2和SO3的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 C. 过程③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SO3+H2O=H2SO4 D. 在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 9. 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中含有CO和NO等,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这些气体转化为CO2和N2,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 CO和NO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 安装了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中不含CO和NO D. 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7 10. 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开始到M点溶液电导率减小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逐渐减小 B. 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 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量大于P点 D. 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粒子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I.图1和图2是蒸馏装置图和电解水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1装置制取蒸馏水,得到的蒸馏水收集在_____(填字母)中;仔细观察d仪器,冷水由右下方进入,左上方流出,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 (2)用图2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实验开始前要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者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实验过程中,正负极均产生大量气泡,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若试管1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则此时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_____。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 II.为了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锌、铁三种金属与氢的位置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