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9160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174258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课,古代,生产工具,劳作,课件,28张
  • cover
(课件网)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程标准】 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耕作工具 灌溉工具 一、古代农业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1、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 (1)耕作工具 思考:根据教材,梳理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历程。 青铜器农具(数量有限) 石、木、蚌(耒耜) 铁制农具 开始推广 春秋战国 汉朝 新石器晚期 石器时代 公元前 15-14世纪 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灌钢法 唐朝 曲辕犁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演变趋势 ①制作材料: ②农具种类: ③制作工艺: ④劳动者: ⑤动力: 铁犁牛耕 主要方式 南北朝 思考:耕作工具的变化呈现怎样的演变趋势? 由石、木、骨、蚌到青铜到铁再到钢。 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由粗到精。 由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 由靠天吃饭到主动参与再到生产农具提高效率。 由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 二牛抬杠:二牛三人 唐代·曲辕犁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直辕犁:二牛一人 曲辕犁:一牛一人 探究1:为何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农具较少?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青铜时代最大的特征,在于青铜的使用是与祭祀和战争分离不开的。换言之,青铜便是政治的权力。 ———张光直 ①生产力水平低下,产量较低,主要用于制作礼器和兵器; ②硬度不足,不易普及。 ◎战国青铜镰 ◎青铜器 ◎青铜铲 ◎青铜剑 探究2:西亚的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的原因? ①赫梯王国铁矿资源丰富; ②靠近海边,温度易达到冶炼铁矿石的程度。 材料:公元前两千纪前后,哈梯文明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目前所知最早使用“铁”这一词语的就是哈梯人。因此哈梯人所创造的文明可以说是赫梯文明的前奏,它为赫梯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蒋家瑜《不可不知的古代地中海文明史》 灌钢法 二牛三人(西汉:耦犁) 二牛一人(两汉) 一牛一人(魏晋) 探究3:铁制农具为什么会大规模推广?又带来怎样的影响? 材料:铁农具是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的决定性因素,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铁农具为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基础;第二,铁农具促进了粗放农业向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转化;第三,铁农具为封建帝国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摘编自徐旺生《中国饮食文化与晚近农业结构关系探析》 原因:①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②熔炉(冶金工具)的进步。 影响:①有利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②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③奠定了封建国家强盛的基础;④提高农具质量,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国农业生产方式从集体耕作向个体耕作转变,进而推动了社会转型。 原始社会末期 明清 春秋时期 三国时期 唐代 宋代 探究1:灌溉工具的发展趋势? ①动力来源从人力到自然力;②灌溉装置日益复杂,效率大大提高。 杠杆原理 水力 风力 探究2: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是怎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 ①提高了灌溉效率;②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③扩大农耕区域,加速了对土地的开发利用。 (2)灌溉工具 陶器 桔槔 翻车 (马钧改进)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捕捉、驯化工具 驯养禽畜条件 (3)畜牧工具 马槽 汉代陶猪圈 马厩 捕捉工具:弓箭 驯化工具:马鞍 弓箭、网、马鞍等 圈厩(jiù)、马槽等 劳作方式 相关史实 特点 集体 劳作 家庭式 劳作 庄园式 劳作 生产力水平低下、工具简陋 中国: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 ①生产力不够发达; ②中央权力弱而割据势力大 ③人身依附色彩浓厚 商周井田制采用奴隶集体耕作 中国魏晋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