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标解读 唯物史观:了解全球物种交换的基本史实,运用唯物史观辩证看待物种交换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时空观念:知道三角贸易、太平洋贸易与印度洋贸易涉及的流通商品与交往国家 历史解释:概括殖民扩张的基本史实,思考殖民扩张对不同国家的影响。 史料实证:运用相关史料,分析全球物种大交换的影响以及欧洲国家进行殖民扩张的原 家国情怀:比较中西历史走向的差异,树立包容开放的文明观与世界观。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1、人口迁移:(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相互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2)表现:①欧洲人入侵、大批来到美洲②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③美洲印第安人锐减④大、亚、非、美出现族群混合现象。 (3)结合教材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补充内容)积极方面:①促进美洲开发(金银开采业、种植园经济)②改变人口地理分布,出现族群混合现象③促进世界物种交换; 消极方面:①美洲遭到殖民掠夺;印第安人遭到灭顶之灾;②黑奴贸易罪恶深重;③导致各种疾病传播蔓延。 (4)15--18世纪人口迁移的特点:(补充内容) ①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 如英国向美洲、印度等地迁移人口; ②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 如欧洲向拉美各国移居; ③ 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 如亚非欧三洲人口向北美、拉美、大洋洲迁移。 ④强迫性、非自愿的人口迁移占很大比重。 2、物种交换:(1)原因:新航路开辟、人口迁徙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2)表现: ① 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大麦、小麦、燕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② 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据统计,今天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约有1/3的品种源自美洲。 3、影响:积极方面: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消极方面: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造成大量原住居民的死亡。(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仅1500—1800年间,美洲和大洋洲就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 【情境探究】简要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史料实证)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欧洲具有主导性; 内容具有丰富性; 范围具有全球性; 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 时间具有长期性。 【拓展提升】 “哥伦布交换”的影响 1、改变了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及亚洲人的生活方式,大量外地引入的食物成为人类的主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2、物种的交流,特别是人种的重新分布,逐渐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传染病大流行也给原住民带来了灾难。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陆路贸易———海路贸易) 1、原因: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逐渐形成多海域贸易齐头并进的态势。 2、表现: ①印度洋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②大西洋贸易: 欧洲人将欧洲生产的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和烟草; 开通欧、非、美三洲间的三角贸易; ③葡萄牙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