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910054
备战2025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全国通用)培优专题0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三大热考情境)(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54416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备战
,
弘扬
,
解析
,
原卷版
,
情境
,
热考
培优专题03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古代文明特征】 (2025·安徽滁州一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 …… 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 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已合一的世界,在人已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已;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 ———摘自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 请以“中华文明的特性”为主题,从材料中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运用所学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2025·甘肃兰州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安民恤民”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国家治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其中“凶年”救灾是恤民工作的重点,政府为救灾制定的各种措施就是“荒政”。为进行有效的救灾工作,历代政府建立了粮价奏报系统和雨泽奏报系统,以掌握各地粮价及收集全国的气候信息。清朝政府大大改进了前代的信息收集系统,建立了全国性的粮价奏报系统和雨泽奏报系统。清朝的粮价和雨泽奏报有经常奏报和不规则奏报两种形式。经常奏报要经过州县到行省层层上报的一套程序。不规则奏报则没有固定的奏报人员,程序、时间和格式。对于各地奏报不及时或者奏报不实的官员,皇帝经常进行追查,有的被严加惩处,但没有专设机构或人员执行经常的查核工作,他不相信这样的机构,而是让信息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送上来。由皇帝自己来判断。 ———摘编自李伯重《信息收集与国家治理:清代的荒政信息收集系统》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荒政信息收集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荒政信息收集系统的意义。(8分) 3.(2025·广东领航高三下开学考·17)在中国古代,有着“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划分,其中部分士大夫脱离了仕途,选择了其他的人生道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隐士群体,是东汉士大夫的一个重要去向。在东汉不同皇帝在位时期,皆存在因个人志趣而拒绝出仕或选择归隐者。其中,既有卸任的官僚士大夫选择隐居,也有因亲属未仕而拒绝出仕的情况。同时,归隐也有助于社会声望的提升,如清人赵翼曾说:“驯至东汉,其风益盛。盖当时荐举征辟,必采名誉。”在这种情况下,归隐便成为一些“假隐”之人抬高自己身价的手段。 ———摘编自李振峰《东汉士人地域流动研究》 材料二 宋代落第士人可以从事的职业很多。梁庚尧等学者指出,除“田业基础”之外,落第士人也可以从事商业、束脩、代人写字、行医、技艺、诉讼等。落第者或以教书、行医等业维持士人身份,也有沦为商贾乃至乞丐之流的情况。有的士人经商后,“贸运积数千缗,渐成富室”。非但落第者,仕宦之家,如不经营田产,徙居城市,也未必能世代干禄为生,“士大夫之子弟,苟无世禄可守”。 ———摘编自吴铮强《士绅阶层前传:两宋的游民与土豪、科举与理学》 材料三 明清之际士人绝意仕进,一些热衷政治的人,也以不参与朝政作为节的表现。像姜埰这样的正统人士,在遭受朝廷极其不公正的待遇后,尚“不敢忘先帝不杀恩”,但一旦入清,就坚决地与政治划清了界限。同时,在《虞初新志》所记载的大量奇人异事中,有许多能工巧匠,如年轻的发明家黄履庄,能够制作很多诸如聚光镜之类的“奇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届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检测(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01)
2025届山东省齐鲁名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四)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01)
2025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01)
2025届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巩固提升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01)
2025届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0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