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910065
备战2025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全国通用)大题06史学研究类(琢典例+悟技能+刷变式)(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38113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大题
,
备战
,
琢典例
,
解析
,
原卷版
,
刷变
大题06 史学研究类 内容预览 【明考情·知考向】命题特点+命题规律+命题预测 【研大题·提能力】琢典例+悟思路+磨变式,提能力 【刷大题·拿高分】刷真题+刷模拟,助力拿高分 从近年的高考真题来看,史学研究类题型稳中有增,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本类题型需要学生储备基本的史料分析能力、史学范式运用能力、史学价值认知能力,要认识史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影响历史研究的主要因素,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进行历史分析。 【典例1】(2025·山东百师联盟高三下开学考·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晚清北京慈善事业的新变化 材料一 时至晚清,清政府在财政日绌的情形下,不得不放弃强权操纵救济事务的一贯做法。1897年设立的外城公立贫民教养院规定:绅士责权为管理全厂一切事宜。1910年京城之外顺天府各厅州县办理的慈善机构中,官立者23个、公立者3个、私立者2个,而几乎所有官立与公立慈善机构的性质皆为“官督商办”。西方来华势力尤其是宗教力量大规模地渗透到慈善中来,它们“以教育、慈善救济、医疗作为三项主要切入点进行传教,促使中国人开始认识到物质科学和社会救济工作的重要性”。1906年,首个具有红十字会慈善性质的妇女团体———中国妇人会创办,其宗旨在于“……改良社会习惯,增进国家幸福,为公益非利己也”。翌年后“会员多达300余人”。京师教育慈善机构三城传习所中,程德华与程璋华为亲胞姐妹,一时传为美谈。 材料二 宣统年间,顺天府各州县举办的慈善性质的新式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多达110余所。这些学堂传授西方各国语言、近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也开设增强体格与提高审美情趣的课程。许多慈善组织还设置简繁不一的生产部门,如外城中级教养工厂宗旨为“寓教于养,……入厂学习工艺,使有恒业,以谋衣食,不至流离失所”。这些工艺厂还增添西方近代大机器。 ———摘编自王娟《晚清北京慈善事业的主要变化及相关分析》 (2)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简要评价晚清北京慈善事业的新变化。(7分) 正答 指向 ①明确题型:本题属于史学研究类题目,要求结合唯物史观对晚清北京慈善事业的“新变化”进行多维分析,需兼顾进步性和局限性。 ②答案来源定位: 材料信息:晚清北京慈善事业的具体变革,包括组织形式、功能转型、社会参与等 。 辅助信息:补充时代背景和政策关联。 唯物史观框架:需结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如财政压力推动官督商办)、阶级矛盾与社会转型(西方势力渗透与本土慈善应对)等 ③预判要点:分值为7分,总体评价应该有1分,具体描述可能要分为3个要点,每点2分。 第二步:精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 得分 信息 ①材料核心信息提炼 经济基础变化:材料一“财政困难→官督商办慈善机构”反映经济基础(政府财政状况)影响社会组织形式(慈善机构转型)。材料二“慈善组织使用西方大机器生产”体现 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调整(慈善组织兼具生产功能)。 阶级矛盾与社会结构:材料一“西方宗教势力参与慈善”揭示 半殖民地社会中外来阶级(西方势力)对本土社会结构的渗透。材料一“妇女团体参与慈善”反映 社会阶层变动(妇女地位提升)推动社会改良需求。 上层建筑变革:材料二“新式教育机构传授现代知识”体现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培养近代人才推动社会转型)。 ②唯物史观方法论运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晚清财政危机(社会存在)促使政府放弃传统救济模式(社会意识转变)。 矛盾分析法:西方文化传播(生产力进步)与殖民侵略(阶级压迫)的辩证关系。 易错失分 ①忽略唯物史观视角的完整覆盖:仅分析“官督商办”的经济属性,未联系上层建筑(政策调整)对经济基础的适应性。仅描述妇女团体参与现象,未挖掘 阶级力量变化(新兴市民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届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巩固提升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01)
2025届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检测(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01)
2025届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01)
2025届山东省齐鲁名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四)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01)
2025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0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