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0563

第24课《三顾茅庐》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共22张PPT)

日期:2025-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2585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2张,上册,九年级,语文,统编
  • cover
(课件网) 24 三顾茅庐 预习助读 ● 知识链接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叙写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 人物。 ● 名作赏析 《冠军帖》(选帖)张芝 书法特点:笔法奇诡多变,回转勾连,舒卷各得其宜,气势纵横,轻盈灵动。 ● 素材积累 蜀 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字音字形 预习练 新课感知 01 yè ɡuān shū nǎn xù bǐ 经 贤 贯 箪 2.理解词义 (1)   :因羞惭而脸红。 (2)   :见识浅薄,地位低下。 (3)   :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4)   :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5)   :具有治理天下的卓越才能。 (6)   :拜见。 (7)   :比喻迫切地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8)   :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 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愧赧 鄙贱 箪食壶浆 如雷贯耳 经世奇才 拜谒 思贤如渴 顿开茅塞 3.文学常识 《三顾茅庐》选自《   》,作者   ,   (朝代)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是我国第一部   小说,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   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  .  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 魏、蜀、吴 东汉末年及 三国 4.整体感知 A积累与运用 评价练 课后作业 02 B 导析:B A项,“倥”应读作“kǒng”,“冈”应读作“gāng”;C项,“吟”应读作“yín”,“裔”应读作“yì”;D项,“纶”应读作“g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峨冠搏带 邂逅 愕然 逍遥 B.安帮定国 斡旋 乾坤 匡扶 C.民殷国富 凛凛 霏霏 庸懒 D.功盖寰宇 社稷 悒怏 侥幸 D 导析:D A项,“搏”应写作“博”;B项,“帮”应写作“邦”;C项,“庸”应写作“慵”。 C 导析:C A项,“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项,“如雷贯耳”形容人的名声很大。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项,“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不适用于学生。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想,只有你书读得足够多了,    中国人的信仰千百年来并不是仅仅靠宗教来支撑的,它也在唐诗宋词中,在《三国演义》里,在《红楼梦》里,在《西游记》里,在无数的经典书籍中,至今依然活跃在那美丽的方块字里。 ①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②更重要的是,我们在阅读中能寻找到信仰和精神支柱。 ③你才会更有创意,才会更自信,才会更有底气,才能获取更多的物质回报。 ④书读得多了,你会是一个情感充沛的人,你的心灵会更充实。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D 导析:D 通读语段可知,由横线前的“只有”,想到关联词语“只有……才……”,即横线处第一句应填③句;①句中的“但是”表转折,说明有比收获创意、自信、底气、物质回报等更重要的东西,即后文的情感充沛、心灵会更充实,以及找到信仰和精神支柱;④句与②句语意上形成递进关系,且②句中的“信仰”与横线后面的“中国人的信仰”相联系。故正确的排序为③①④②。 5.依据课文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下联。 上联:司马徽再荐名士 下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