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1263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授课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231190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3课,中古,时期,欧洲,授课,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是在封建经济发展和城市的产生的推动作用下进行的; 3.东欧拜占庭帝国的繁荣以及俄罗斯的崛起在中古时期欧洲文明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主要内容概览 由于奴隶制经济的衰退,从公元3世纪起,罗马帝国出现危机,史称公元三世纪危机,表现为农村枯竭,城市衰落,内战连绵,帝国政府全面瘫痪,原有的奴隶制无法维系,罗马帝国出现的新的剥削方式,即隶农制。 隶农的地位和处境要好于奴隶,隶农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和自己的家庭,而奴隶毫无自由权利,是奴隶主的财产。恩格斯:“罗马帝国时期的隶农是此后中世纪农奴的祖先”公元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除了西罗马的最后一个皇帝罗慕路斯,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标志着奴隶制度在西欧的崩溃,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通过其不断扩张,统治了欧洲中西部的大片领土。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法兰克王国最初把土地无偿分封给亲兵。致使地方贵族实力增强,王权削弱。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威胁到法兰克王国势力范围。地方贵族没有起到捍卫王室的作用。面对内忧外患,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推行采邑改革以加强统治和提高军队战斗力。具体做法是:改革墨洛温王朝无偿赐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将赐地作为采邑进行分封,受封者必须服兵役为条件获得采邑,且不得世袭。9世纪后期,这种封地逐渐变成世袭领地。 4月7日,星期四,另外一些人向伯爵宣誓。一开始,都是按这种形式行臣服礼。伯爵问(他面前的人)是否愿意完全成为他的人,这个人便回答说:我愿意。然后把合拢的两手放到伯爵的两手中,两人互吻以表示巩固联盟。接下来,表示了敬意的臣向伯爵进行宣誓效忠,誓词是:“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威廉伯爵。”最后,这个人还要在圣徒的圣物上宣誓。这时伯爵用手持的权杖,向所有根据这种盟约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变无偿赐地为有条件分封 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 采邑分封有偿化,确立了权利与义务的原则; 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罗马帝国的隶农制和日耳曼人的氏族制催生了封建制度; 而查理马特改革又促进了封建等级制的形成与发展。 2.内容 (一)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1)封君封臣: 授予土地者为_____,领取土地者为_____ 封君 封臣 (2)封臣义务: 效忠,服兵役 (3)封君权力: 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1.背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国王和各级封建主 农民(农奴) 一、西欧的封建社会 相同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权利与义务归属严格, 都是封建等级制的具体表现 不同点: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产生早于西欧; ②查理马特改革的核心思想是有偿分封,而中国分封制的基础是宗法制,分封主体是同姓贵族,其次为功臣,异性贵族及臣服的少数民族首领; ③西欧分封制所实行的是垂直式的管理模式,上级只可以控制其直接性的下一级,不能越级管理,所以很容易导致国王是名义上的全国主宰者,权力不大,相反地方势力逐步座大,导致分裂格局;而中国的分封制既有利于加强了周天子对新征服区的管理,也有效加强了王权。 (一)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一、西欧的封建社会 同 异 目的 内容 特点 结果 维护统治 有条件地分封土地,行使权利,承担义务 等级森严,层层分封 前期加强地方统治,后期造成地方割据。 维持手段不同 西欧:以土地为纽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