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1271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3043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4-2025,学年,高一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淮安区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高一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 3分满分 45分) 1.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不同地区的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下列文化现象的表述和图中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地人们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B.②地出现世界上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C.③地莎草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和出口物资 D.④地曾诞生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公元前13世纪,埃及雕刻中出现赫梯战车形象;公元前5-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上述考古发掘成果可以用来说明() A.希腊文化的中心东移B.波斯帝国的区域扩张 C.古代区域文明的交流D.欧非贸易与文化传播 3.11世纪晚期,在马孔(法国东部)市郊营业的面包师,在满足主教需要的同时,也把面包卖给行人。随着道路行人的增加,他们的业务日益扩大,逐渐地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其他工匠,如铁匠、皮革匠等也都通过扩大供应外来顾客的产品的生产而使自己获得了自由。这些现象() A.表明西欧的庄园经济走向瓦解B.反映出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阻碍了手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D.加剧了西欧分裂割据局面 4.12世纪,阿拉伯统治者萨拉丁苏丹被穆斯林世界誉为抗击西欧十字军的英雄。他非常喜爱中国的青瓷,收藏有许多青瓷名品。欧洲人最初通过萨拉丁了解了青瓷,所以青瓷在欧洲被叫作“萨拉丁”,此后青瓷也在欧洲传播开来。这可用于佐证() A.阿拉伯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化B.中国瓷器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 C.阿拉伯人的中介贸易较活跃D.阿拉伯人致力推动东西方文化交融 5.阿兹特克人建造的植物园,对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对它们的特性和用途进行研究、分类,分别应用于医疗、手工业生产、食品制作等方面。许多植物园集中研究药用植物学。一些植物园还附设诊所治疗疾病。阿兹特克人的植物研究() A.具有近代自然科学的显著特征B.改变了美洲社会的发展进程 C.受到欧美经济文化交流的推动D.与人类的劳动实践密切相关 6.某部《世界通史》的目录如表,其中第一节应该是() A.资本主义萌芽B.圈地运动C.科学革命D.“光荣革命” 7.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相继成立东印度公司(如下表)。据表可知,这些公司的成立() 英属东印度公司 1600年成立,至1640年共有76艘船,除有与东印度直接贸易的船队外,在印度洋还有在各港口间往来贸易的小船,1874年解散 荷属东印度公司 1602年成立,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把100万人从欧洲送往亚洲,从红海到日本都有它的贸易踪迹,1799年解散 法属东印度公司 1644年由法国财政大臣柯尔伯创建,致力于发展东印度贸易,以图在东方殖民霸权争夺中后来居上,1769年解散 A.促进全球贸易网形成B.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反映自由贸易的兴盛D.表明欧洲开始瓜分世界 8.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引入欧洲。最初,可可豆因物以稀为贵,成为贵族享用的奢侈品,甚至在中美洲部分地区被当作货币使用。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加工技术的改进以及工业化生产的普及,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逐渐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B.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全球物种交流 C.可可豆的种植技术在欧洲迅速传播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资源的掠夺和垄断 9.17世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时间,诸多启蒙思想家专程赶赴英国,深入学习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