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1459

11.2 * 五代史伶官传序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221359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25张
  • cover
(课件网) 五代史伶官传序 学习目标 1 了解欧阳修及写作背景等相关文学常识。 2 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了解史论的一般写法。 3 品味作者的语言艺术,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4 理解史论的劝诫意义,学习其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壹 了解作者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贰 了解背景 五代(907 年 —960 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混乱的时期,短短 53 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在建立政权后,志得意满,宠信伶人,最终身死国灭。欧阳修生活在北宋时期,当时北宋王朝表面繁荣,实则内部隐患重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欧阳修借为《新五代史 伶官传》作序之机,通过对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事实的记述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希望能对北宋统治者起到警示作用。 叁 本课关联知识 序 “序”,是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文章的 “前言” 或编者的 “按语”。其作用或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读者理解下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就是欧阳修针对《伶官传》所写的序文,通过对伶官相关史实的论述,发表自己对历史兴衰的见解。 肆 字词积累 重点实词 原:推其根本。如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与:给。“与尔三矢”。 负:背。“负而前驱”。 及:等到。“及仇雠已灭” 。 遗:留下。“遗恨”。 恨:遗憾。“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长亭送别》)。 重点虚词 其 代词,他、他的。如 “其后用兵”。 语气词,表祈使,相当于 “一定”。“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语气词,表反问,难道。“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之 助词,的。“此三者,吾遗恨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陋室铭》)。 以 介词,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介词,用。“请其矢,盛以锦囊”。 连词,表目的,来。“而皆背晋以归梁”。 名词作动词 “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 名词作状语 “负而前驱”:“前”,在前面。 “仓皇东出”:“东”,向东。 使动用法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使…… 兴盛;“亡”,使…… 灭亡。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此三者,吾遗恨也”。 状语后置句 “盛以锦囊”,应为 “以锦囊盛”。 “而告以成功”,应为 “而以成功告” 。 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 表被动。 省略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告” 后省略 “于”。 课堂延伸 李存勖是李克用与侧妃曹氏所生,自幼便善于骑射,胆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