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1926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单元5人应当坚持正义课件(共75张PPT)+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10264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课件,教师,答案,练习,PPT
    第一单元 5.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世间》是中国当代的《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笔法表现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部“大书”和“史书”。巴尔扎克曾说:“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学家,我则充当他的秘书。”梁晓声也有此宏愿。《人世间》的写作建立在数据的可证实性上和细节的确凿性上,以文学方式为中国人记录着、__①_着一个一去不复返的“大时代”。它__②_的“好人”“正义”“爱”等伦理学有如黏合剂,修复着中国人在道义破产和物欲凶猛年代崩溃的身与心。现代与传统的碰撞、改革与保守的较量、爱情与权谋的对峙、正义与非正义的博弈、集体政治与个体自由的冲突、政治中国与民间中国的互证、精神追求与物质欲望的__③_、高洁品行与卑劣人格的鲜明比照,诸如种种,构成了__④_,富有强烈时代性、社会性、思想性和文化性色彩的“当代中国”。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见证 倡扬 云泥之别 错综复杂 B.见证 倡言 云泥之别 扑朔迷离 C.鉴证 倡扬 千差万别 扑朔迷离 D.鉴证 倡言 千差万别 错综复杂 【解析】 第一空,“见证”,强调当场目睹可以作证。“鉴证”,强调对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核实。此处语境为目睹着一个一去不复返的“大时代”,所以应该用词语“见证”。第二空,“倡扬”,倡导宣扬。“倡言”,公开地提出来。后面的中心词是“伦理学”,用有“宣扬”含义的“倡扬”更合适。第三空,“云泥之别”,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么大的差别,形容差别很大。“千差万别”,形容种类繁多,差别大。“精神追求”与“物质欲望”应该更强调“差别大”,而不是“种类繁多”,所以用“云泥之别”更合适。第四空,“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扑朔迷离”,形容具体的事物复杂难以辨别。后面接的中心词是“当代中国”,不是难以辨别的当代中国,而是情况复杂的当代中国,用“错综复杂”更合适。 【答案】 A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世间》是中国当代的《人间喜剧》,是一部以现实主义笔法表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书”和“史书”。 B.《人世间》是一部以现实主义笔法表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书”和“史书”,是中国当代的《人间喜剧》。 C.《人世间》是以现实主义笔法表现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部“大书”和“史书”,是中国当代的《人间喜剧》。 D.《人世间》是中国当代的《人间喜剧》,是一部以现实主义笔法表现中国改革开放的“史书”和“大书”。 【解析】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一是语序颠倒,从与下句衔接紧密的角度看,《人间喜剧》句应放在后面;二是语序不当,数量定语“一部”的位置,应该放在前面,放在“是”的后面;三是成分残缺,缺乏介词“以”。 【答案】 B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请分析其妙处。 【答案】 作者将法国社会比喻为历史学家,还以历史学家的秘书自喻。既突出了法国社会的广博丰富与深邃复杂,又表明作者要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对整个社会进行忠实的记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1787年大卫为鼓舞革命者为信仰和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创作了油画《苏格拉底之死》。画中所描绘的就是苏格拉底服毒自杀的情节。在阴暗坚固的牢狱中,苏格拉底庄重地坐在床上,亲人和弟子们分列两旁;牢门半开,从门缝中射进一束阳光,使画中人物在黑暗的背景衬托下格外突出;苏格拉底位于视觉中心位置,他裸露着久经磨难的瘦弱身子,高举有力的左手继续向弟子们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镇静地伸出右手欲从弟子手中接过毒药杯,面临死亡悠然自得。弟子们个个聚精会神地倾听老师的演讲,竟忘了老师死亡将至。 苏格拉底被判处有罪以后,他的学生已经为他打通所有关节,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