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193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单元4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共81张PPT)+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21111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人的,教师,答案,练习,PPT
    (课件网) 第一单元 社会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 4.*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中的易错字词以及成语,体会重要句段的深刻含意,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文化传承与理解:领会文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把“真”“美”当成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原则。 3.思维发展与提升:抓住主要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清论述思路,欣赏文章的论证艺术,感受文章强大的思想力量,提升思维品质。 4.审美鉴赏与创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体会“真”和“善”这两种人类美好的品格。 每个人在社会立足,都要具备各种相似但不一定相同的条件,比如先天的相貌、身材、气质、习惯、家庭背景等,从后天环境中吸取的各种知识、才能、修养、道德等,但是能称之为立身之本的一定是一个人的思维、品德、态度、能力等精神层面的内涵。 孟子认为:“真诚是立身之本。”而他在阐述真诚时,也提到了善,无独有偶,我们今天学习的《修辞立其诚》和《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两篇文章,也提到了“诚”和“善”。 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 课|前|预|习 1.作者作品 当代哲学大师———张岱年 张岱年(1909—2004),曾用名宇同,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副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80年后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作品] 《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发微》《求真集》《玄儒评林》《文化与哲学》。 [评价] 张岱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等身,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 卢梭(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儿》,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的显赫地位。他的代表作《爱弥儿》和柏拉图的《理想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并称为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 [作品] 《爱弥儿》《社会契约论》《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评价] 在哲学上,卢梭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 2.探寻背景 (1)《修辞立其诚》 作为思想家的张岱年,为人忠厚,不太善于言辞,“刚毅木讷近仁”,始终以“修辞立其诚”为做人与治学宗旨,从不热心政治,立志“学术救国”。1992年4月发表于《人民日报》的《修辞立其诚》充分体现了他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的主张。 (2)《怜悯是人的天性》 1743年,卢梭在威尼斯逗留时,就已经打算写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鸿篇大论。1753年,第戎学院公布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征文题目。卢梭应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撰写了他的论文《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后结集出版。《怜悯是人的天性》即节选自该部书。 sǔn chóng duò juān shù bǐng shì jí bìng zǎi zài zhuó zháo mái mán jìn jīn 挥 浑 惧 飓 提 堤 揭 竭 撞 憧 抑 仰 慨 概 训 驯 三、积累词语 (一)近义词 1.曲解·误解 同:两词均有错误理解的意思。 异: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