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1938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3单元11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132张PPT)+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11226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传序,教师,答案,练习,PPT
    (课件网) 第三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11.过秦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 1.语言建构与运用:归纳掌握文中一词多义、通假字、古汉语特殊句式等。 2.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历史观,传承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关注国家命运,敢于发表自己的主张。 3.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提出论点并言之有据地论证论点,总结文章的写作手法。 4.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鉴赏文章的语言美和结构美。 同学们看过之后对秦始皇有什么感受呢?古人又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他是怎样在天下纷乱时统一天下的?为什么他建立的秦王朝很快就土崩瓦解呢?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经历与秦的兴亡颇为相似,让我们一起去听听贾谊对秦的评论和欧阳修对后唐的评论,思考他们撰写这些史论的意义之所在。 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 课前预习 1.作者作品 文才超众的汉赋作家———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时以文才显名,20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博士不是现在的学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不久迁太中大夫,参与政事,深受倚重。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老臣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的老师),人称贾长沙、贾太傅。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他“自伤为傅无状”,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 [作品] 散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有名。 [评价] 其文议论风发,雄辩有力,颇有文采,针砭时弊,酣畅淋漓,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所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并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因此,后世往往把屈原和贾谊并称为“屈贾”。 北宋文坛泰斗———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24岁考取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早年思想进步,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 [作品] 著作《欧阳文忠公集》。还编写了两部史书《新唐书》(与宋祁等合写)和《新五代史》。著名的政治散文有《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状物怀人叙事散文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晚年著述《六一诗话》,多评述北宋诗人的作品,也涉及唐诗。 [评价] 欧阳修在散文、诗词创作、史书编撰和诗文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北宋文坛泰斗。在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中,尤以散文成就最高,是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第一人。 2.探寻背景 “过秦”以“规汉” 贾谊所处的时代,属西汉的“太平盛世”,许多人认为当时天下“已安已治”了,但实际上却是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按照贾谊的说法是“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治安策》)由于大地主大商人势倾王侯,土地高度集中,农民大批逃亡,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贾谊从秦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他目睹现实,深感忧虑。 写作《过秦论》,名为“过秦”,实为“规汉”,希望汉朝统治者以秦为鉴,施行仁政,改革政治,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危机。 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公元907年至960年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历史。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为伶官所惑。当叛乱四起时,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伶官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此序文,就庄宗宠幸伶官而祸国乱政的史实发表感慨,告诫北宋统治阶级要以史为鉴,呼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