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911939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3单元9屈原列传课件(共115张PPT)+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05-1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15788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人教
,
课件
,
教师
,
答案
,
练习
,
PPT
(
课件网
) 第三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9.屈原列传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文言基础知识。 2.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屈原志洁行廉、忠贞不阿的高尚的品格和爱国情怀;体会司马迁为屈原立传目的,努力追求和构建高尚的人格。 3.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司马迁把对人物的评价与人物事迹的介绍结合起来的写作方法;学习本文在叙事中融入大量的议论,论中有情,直抒胸臆的写作方法。 4.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本文精湛的叙事艺术;理解屈原个人身世的沉浮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感受屈原的人格风采。 他是中华大地上的一个英雄,经历千年的沧桑巨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雄图壮志,更是一位爱国赤子矢志不渝的人生信约。《离骚》诉说着他的忠贞。在那样民不聊生的战乱时代,他用血肉诠释了心存百姓的胸襟,在那样朝秦暮楚的年代,他用生命回答了爱国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的心与日月同辉。不做亡国奴的他,怀着赤诚的火热爱国之心和无尽的愤恨,抱石沉入汨(mì)罗江,留给人们一个永恒的高尚灵魂。 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 课前预习 1.作者作品 操守坚定的爱国者———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初辅楚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但仍极力表现他忠君爱国的一腔热血和满怀赤诚。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 [作品] 《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 [评价]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念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诗作的基调。他创立了“楚辞”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意象传统。 怀王宠佞臣,屈原自沉江 屈原,正好生活于七雄并峙、社会亟趋统一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七国中,秦、楚、齐三国力量最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中秦、楚尤为强盛,合纵、连横的斗争十分激烈。苏秦说:“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战国策》)鉴于在秦国威胁下楚国面临的危机,屈原对内主张改革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由于怀王、顷襄王宠幸奸佞之臣(如令尹子兰、南后郑袖等人),对秦实行投降政策。屈原受到排斥打击,两次放逐到江南一带。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的局面,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度悲愤绝望。传说就在这一年五月初五(农历),屈原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后来,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 2.探寻背景 “楚辞”与《楚辞》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后人又把“楚辞”的题材称为“骚体”。 《楚辞》:西汉时期,刘向把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史记》简介 司马迁撰写,《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史记》不仅是一部完备的古代史书,也是代表着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基础梳理 一、通假释义 “指”同“旨”,含义 “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05-08)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05-08)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05-08)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5-08)
河南省新乡市等2地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5-0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