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2013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共4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55092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背景 (1)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它们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3 2 4 1870-1913年工业增速(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谈到英德矛盾的尖锐化时说: “英国……与德国……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背景 (2)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①英德矛盾:德国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 ②法德矛盾: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 ③德俄矛盾: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 ④奥匈与俄国:集中在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桶”。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一方面欧洲列强通过谈判和幕后交易解决彼此间的矛盾,纠集军事集团;另一方面它们也把更大的赌注放在扩军备战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列强的陆海军总人数大大增加了。德国的海军实力也由位居世界第六位迅速提高到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英国海军。随着欧洲列强之间矛盾不断加剧,欧洲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集团。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879年,在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首先缔结了“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后来,德国利用意大利同法国在争夺殖民地中的矛盾,把意大利拉入同盟。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为了对付三国同盟,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调整了同法国、俄国的关系,分别在1904年和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这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两大军事集团都非常关注民族成分复杂、各种矛盾交织的巴尔干半岛,那里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背景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