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2050

八年级下册语文24《卖炭翁》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325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八年级,下册,语文,卖炭翁,格式,教学设计
  • cover
《卖炭翁》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卖炭翁》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六单元 版本 部编版 册别 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卖炭翁》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诗,通过描写卖炭翁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这首诗在教材中对于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体会作者情感、提升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它以生动的叙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学生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是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社会思考的经典文本。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代诗歌,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和诗歌理解能力,但对于诗歌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深层内涵可能理解不够深入。他们在把握诗歌情感和分析人物形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训练。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微电影拍摄活动形式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通过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能够准确概述诗歌内容,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2.默读诗歌,梳理故事情节,分析卖炭翁生活之 “苦”,把握卖炭翁和宫使的人物形象,培养人物形象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运用对比蒙太奇手法,补写内心独白和对话,深入理解诗歌的矛盾冲突,体会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增强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感知能力。 4.师生合作诵读录制音频,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朗读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升文学素养 1.评价内容:诗歌内容概述的准确性、故事情节梳理的完整性、人物形象分析的合理性、内心独白和对话补写的质量、朗读的表现力。 2.评价主体: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3.评价方式: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汇报、学习作业单完成情况、分角色演读展示。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卖炭翁和宫使的人物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理解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深入体会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1.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讨论诗歌中的人物、情节和情感,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深化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诗歌中的矛盾冲突,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突破难点。3.结合 PPT 课件中的图片、文字资料,直观展示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和社会背景,帮助学生理解。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情境导入 教师介绍广昌举办的 “多彩非遗 荷你有戏” 孟戏专场演出,引出年级举办的 “你好,微电影” 活动,邀请学生再现文学经典《卖炭翁》,开启微电影拍摄之旅。 以学生熟悉的活动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活动目标解读 教师展示 PPT 上的活动目标,向学生详细解读:诵读诗文,感知诗歌内容;慢读细品,把握人物形象;悟读鉴赏,体味诗人情怀。 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声临其境 ——— 概述电影故事 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 2.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 “人物 + 事件 + 结果” 的提示,概述诗歌内容。 3.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概述,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概括能力,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慢品细读 ——— 聚焦电影主角 1. 提出微电影筹拍挑选主角的问题,引发学生兴趣。 2. 学生默读诗歌,填写故事内容梳理表格(时间、地点、人物、场景概括)。 3. 小组讨论前两个场景中卖炭翁生活 “苦” 的体现,教师巡视指导。 4.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归纳。 通过梳理情节和分析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