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3674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精选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20907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阅读,精选,技巧,答题,主题,编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田园风光》主题阅读 【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要素方法点拨】 技法 突破点 解答示例 技法一:抓 住概括文章 内容的关键 语句。 1.抓结尾处关键句体会思想感情。 《乡下人家》的结尾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的生活环境和朴实的美好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中或开头点明文章主题的语句。 《观潮》的开头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从这样开头的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赞美之情。 技法二:抓 住作者特意 强调以及反 复出现的语 句。 1.反复出现的句子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天窗》中多次出现“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与向往之情,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作者特意强调的句式包含着作者的深意。 《三月桃花水》中“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从这单独成段的句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技法三:体 会句中的 修辞所包含 的作者的感 情。 作者的感情会流露在一些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中。 《乡下人家》中“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都是他们的好友”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中的朴素、生机、自在、和谐的欣赏和向往之情。 【语文要素解题技巧】 典型问题 答题模板 文章第 × 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第× 自然段在文中起……(总起/过 渡/总结)的作用/是文章的……(总起/过 渡/总结)段,我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文中“……”一句反复出现,你从中体会到作 者怎样的感情? “……”一句反复出现,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分析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画“ ”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 现了……的特点,表达/体现了作者……的 感情。 【精选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共6小题)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xī)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xī)窣窣(sū)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阅读中,不认识“娴静”的“娴”,应该用 部首 查字法,先查 女 部,再查 7 画。“娴静”的近义词是 文静 。 (2)“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C  A.比喻 B.拟人 C.比喻和拟人 (3)短文三到六自然段是按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