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3982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431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山,处处,埋忠,教学设计
  • cover
五年级语文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阅读教学设计 单元分析: 本单元以“责任”为主题,编排了多篇表现革命传统的课文,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借助这些课文,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之前学过的“体会人物情感”的方法,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学习,真正感受革命前辈和革命军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大人格。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剖析,理解并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说出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2.通过分析毛主席作为普通父亲和国家领袖的双重形象,理解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宽广的胸怀,提升对人物形象的深度理解。 3.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如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进行小练笔创作,表达真挚情感。 4.通过理解毛主席作为父亲和领袖的双重角色,感受家国情怀,明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教学重点: 1.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剖析,理解并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说出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2.通过分析毛主席作为普通父亲和国家领袖的双重形象,理解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宽广的胸怀,提升对人物形象的深度理解。 教学难点: 1.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如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进行小练笔创作,表达真挚情感。 2.通过理解毛主席作为父亲和领袖的双重角色,感受家国情怀,明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教学准备: 1.学习任务单。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任务一:回顾课文知大意。 1.谈话导入。 师:齐读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注意读出情感。教师示范,学生再读。 2.梳理课文内容。 师:课文分为两部分,毛主席痛失爱子和做出艰难抉择。板书:痛失爱子、艰难抉择。 3.播放视频,创设情境。 师:播放毛主席收到噩耗的视频,学生配合朗读:“毛岸英被烧死。” 任务二:诵读品味明胸怀。 1.明确学习任务: 读:认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 画:勾画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语句。注:批注感受。 论: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1)句子1:“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学生分析:动作、神态描写,表现毛主席内心的痛苦。师:请学生朗读,读出悲痛之情。 追问:毛主席为何强忍悲痛?(身份:国家领袖)师:他在眷恋什么?(回忆与岸英的温馨画面) (2)句子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学生分析:心理描写,表现毛主席对儿子的思念。 师:请学生朗读,读出父亲的无奈与卑微愿望。板书:常人情感、普通父亲。 (3)句子3:“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学生分析:语言描写,表现毛主席的伟人胸怀。师:毛主席为何放弃见儿子?(国家领袖的责任)板书:国家领袖、伟人胸怀。 (4)对比朗读。 师:对比读毛主席的内心挣扎,女生读父亲的情感,男生读领袖的责任。 (5)设身处地想象。 师:如果你是毛主席,你会怎么选?为什么?出示资料,丰富对“舍小家为大家”的理解。 (6)讲解分析毛主席的一夜挣扎。 学生抓住“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进一步分析毛主席复杂的内心世界。 (7)播放视频,学生分享感受。师:毛主席只是一个思念孩子的父亲。 任务三:缅怀追忆悟真情。 1.拓展英雄人物。 师:你还知道哪些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 2.播放视频,感受英雄的伟大。 3.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 师:结合人物故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追问:“忠骨”指谁?仅仅指毛岸英吗?(指所有为国牺牲的烈士) 4.学以致用。 师:刘思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