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4738

2025届河北省高三押题信息卷(一)(5.1)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133414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PDF,试题,2025届,河北省,信息
    2025届高三押题信息卷 历史(一)参考答案 1.A考查中华文明起源。材料强调都邑形态从部落中心向邦国、王国的演进,建筑形态(如城垣、宫殿、墓葬等)的兴起与 发展是一个连贯的过程。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在时间维度上的延续性,而非断裂或突变。例如,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 城垣(如良诸、石峁)与夏商都城(如二里头,殷墟)在功能和形制上存在明显继承关系,反映了社会结构与文明要素的持 续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规划理念”的成熟,仅描述了形态演变,B项属于过度推断,故排除:材料虽基于考 古发现,但核心是通过考古揭示历史脉络,而非强调“待证实”,C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材料未提及不同区域文化的互 动与融合,而是聚焦同一区域(黄河流域)的连续发展,故排除D项。 2.C考查汉朝思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淮南子》以道学立论,在儒学盛行时代仍能流传很广,且班固在《汉 书·艺文志》中未突出儒家经典,将其视为百家之一,这体现出汉代对不同学术的包容,表明当时各种思想都有一定的 生存空间,学术氛围较为宽松,故C项正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官方地位,材料所述现象强调 的并非儒学地位被削弱,而是其他学派仍有留存空间,故排除A项;“百家争鸣”是战国特征,汉代学术已形成“儒表法 里”的主导格局,“回光”一词不符合历史趋势,故排除B项;汉武帝通过设立五经博士、推行察举制强化思想控制,政治 干预实际加强,“放任自由”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 3.D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多种墓室壁画题材为鲜卑、粟特、高句丽等多个民族所共享, 且遗存地域分布广泛,涵盖了西北、中原,东北等地区。这表明不同民族在文化方面有许多交流与融合,凸显出魏晋南 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征,故D项正确。材料中所给的墓嘉室壁画统计数据,主要涉及的是不同民族在墓室壁画题材以 及遗存地域方面的情况,并未体现出社会阶层流动的相关内容,所以无法得出“社会阶层流动频繁”的结论,故排除A 项;表格中的信息没有直接关于南北政权文化认同的描述,不能由此推断出“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故排除B项;虽 然不同民族有共享的慕室壁画题材,但这只能说明民族之间存在文化交流,不能单纯据此判定“民族关系较为和谐”。 民族关系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因素,材料信息不全面,故排除C项。 4,A考查唐朝户籍及税制变革。唐朝初期户籍管理严格且规范,而晚期只记录纳税户口,对免税特权阶层不再记录,说 明政府对户籍管理的松弛,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在人口管理、税收征管等方面的治理能力有所下降,故A项正确。“社会 阶层日益固化”强调的是阶层之间流动性变差,而特权阶层不被记录在户籍中,无法说明整个社会阶层固化,故排除B 项;社会结构的根本变动是一个全面且复杂的变化,包括经济基础、阶层构成等多方面的根本性改变。唐朝晚期户籍记 录变化主要是针对纳税群体和特权阶层管理,未涉及社会结构根本性改变,放排除C项:若士族势力衰落,其特权应被 削弱或取消,但材料表明其特权仍存且政府无力监管,这暗示着士族势力可能仍强,中央权威下降,故排除D项。 5.B考查明末清初的儒家思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王夫 之提出这些新型君臣伦理形态,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试图通过对君臣关系的重新界定,来限制君主权力,目的是探 讨当时政治、社会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故B项正确。王夫之是从传统儒 家忠孝伦理中构建新的伦理形态,说明他没有彻底否定传统儒学伦理,而是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创新,直到近代新文化运 动时期,传统儒学的主体地位才受到动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