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5539

第二章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离子的检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5-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4072849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章,人教,PPT,33张,教学课件,一册
  • cover
第3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离子的检验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化学 1.理解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方法,并通过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掌握气体制备的仪器选择和组装的一般原则。形成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维模型,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2.通过对氯气制备过程和氯离子检验过程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3.通过对氯气净化、尾气处理的学习,增强环保意识。 4.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历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重点: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难点: 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模型、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 学习重难点 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或用高锰酸钾、氯酸钠与浓盐酸反应。 (2)装置:发生装置(固液加热)、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或排饱和食盐水)、净化装置(饱和氯化钠除氯化氢、浓硫酸干燥)、尾气处理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2.氯离子的检验 (1)试剂:稀硝酸、硝酸银溶液。 (2)方法:先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含氯离子,可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 自主预习 知识回顾 一、“84”消毒液 制备原理 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 具体过程是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低温条件下氯气与氢氧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其中次氯酸钠是“84” 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 知识回顾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次氯酸钠,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当二者混合时,会发生以下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 作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专家也特意提醒消费者:“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有危险。这是为什么呢? 一、“84”消毒液 知识回顾 【问题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反应会生成氯气,氯气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吸入少量就会对人的呼吸道、眼睛等造成损害,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眼睛刺痛等症状,吸入过量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不能混用。 ClO-+Cl-+2H+=Cl2↑ +H2O。 一、“84”消毒液 知识回顾 [互动讨论] 氯化物 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可用于食品调味、腌渍等,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氯化氢:化学式为HCl,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其水溶液为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化工生产等。 列举氯的化合物,并进行分类,标注氯元素的化合价。 二、氯的化合物 知识回顾 [互动讨论] 次氯酸盐 次氯酸:化学式为HClO,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漂白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等。 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列举氯的化合物,并进行分类,标注氯元素的化合价。 二、氯的化合物 知识回顾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加热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回顾初中所学的气体制备的原理。 三、气体制备 知识回顾 【问题1】分别写出两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 2KClO3=2KCl+3O2↑。 MnO2 △ 三、气体制备 知识回顾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回顾初中所学的气体制备的原理。 三、气体制备 课堂探究 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引入] H+的浓度越大,Cl-的还原性越强,所以实验室制取Cl2采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为了加快反应,还可以采用加热的条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