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单元导航 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引领同学们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性认识,并用蕴含其中的精髓精华滋养精神世界,提振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 单元目标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7.2 做中华的人文精神的传承者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8.2 做中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韩愈穿越千年回潮州 新课导入: 中华人文精神有何价值? 文物不语,精神长存。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一部人文精神的生长史。今天,让我们化身“文明解码者”,从历史长河中打捞人文精神的明珠,照亮当下的生活。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政治认同:认识到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2.道德修养:自觉践行传统美德,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责任意识:明确传承和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是每一个公民的使命与责任,增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4.健全人格:保持理性与包容塑造积极向上、勇于担当、善于合作的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及其主要体现。 教学难点: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学习目标: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2.中华人文精神的体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讲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 礼乐 教化 礼乐的教化是潜移默化的,规范人外在的行为,涵养人内在的心性。所以你看本来你的心情很浮躁,你听上一段古典音乐,让你浮躁的心能够马上安静下来,这个就是乐教的作用,培养一种平和之气,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 思考:结合材料,思考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对各种精神文化的高度珍视。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于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1.什么是人文精神? 启发: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价值】 ②我们要自觉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法】 处世方法 教化思想 美学追求 生活理念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P59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导语P58】 ③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P62 冰雪运动中的文明交融 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吸引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运动员参赛,既展现了中华冰雪文化的独特魅力,又通过赛事合作强化了亚洲国家间的文化互鉴与安全共识。赛事闭幕式“雪韵丁香”的意象,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观。 文化交流的包容路径 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广“丝路审美共同体”,通过敦煌文保国际合作、中埃联合考古等项目,既保护各国文化遗产原真性,又创造跨文明对话新范式,实践“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东方智慧 。 阅读材料,谈谈你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理解。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知识归纳 作用: ①求同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