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第一课时 认识民法典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旧课复习 法律的作用:共5条 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折、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②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④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⑤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新课导入 认识民法典 学习目标 问题1:民法典是怎样的一部法律? 问题2:实施民法典有什么意义? 问题3:民法典有什么特点? 问题4:民法典规定的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学习新知 思考:民法典是怎样的一部法律? 学习新知 思考:民法典是怎样的一部法律? 答: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物关系 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 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实施民法典有什么意义? 实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 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上述规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内在联系? 下一页有答案,共5页 上述规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24个字,这些价值观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得到了体现和具体化。 1. 诚信原则: 第七条提到的“诚实信用原则”直接体现了“诚信”这一核心价值观。 诚信是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中的基本道德要求, 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上述规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24个字,这些价值观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得到了体现和具体化。 2.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第九条强调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与“文明”和“和谐”的价值观相呼应。文明社会注重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 紧急救助行为:第一百八十四条提到的紧急救助行为,体现了“友善”的价值观。友善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也体现在社会对个体的关怀和保护。 4. 保护英雄烈士的名誉: 第一百八十五条强调了对英雄烈士名誉的保护,这体现了“爱国”的价值观。英雄烈士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保护他们的名誉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5. 家庭美德和家庭文明建设:第一千零四十三条提到的家庭美德和家庭文明建设,体现了“和谐”和“友善”的价值观。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和谐与文明是社会和谐与文明的基础。 民法典有什么特点? 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问题:查阅民法典,找出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依据 问题:查阅民法典,找出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依据 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中关于悬赏广告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悬赏广告是一种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广告人 即发布悬赏广告的人)在广告中承诺给予报酬,而拾得人 即找到并归还失物的人)完成指定行为(如归还失物),即可获得报酬。 因此,方某发布悬赏广告后,赵某完成归还公文包的行为, 方某应当履行支付报酬的义务。 民法典规定的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的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社会成员之间既有公共利益,也有各自的利益。为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的行使权力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民法典确立的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 书P85-P86 民法典确立了绿色原则,强调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