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9362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15 生物与非生物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5-1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1811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生物,非生物
  • cover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15 生物与非生物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小草是有生命的,属于   ;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属于   。 2.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生物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它能够生长,能够   和   。 3.大自然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还为动物提供安家所需要的   。 4.在校园的   、   和   栽种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 二、判断题 5.益蚁保护蚁栖树,而蚁栖树供给益蚁食物和住房,它们真是合作的典范。(  ) 6.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更好地保护珍稀动物。 (  ) 7.围海造田会使海域和沿海湿地的面积减少,对海洋植物和湿地植物的生存造成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8.不同生物的生命周期长短不同。(  ) 9.修建铁路时为了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可以直接从羚羊的迁徙之路穿过。(  ) 三、单选题 10.长江白鱀豚的消失和银杏树数量逐年增多,说明人类对生物(  )。 A.没有影响 B.影响有利有弊 C.都是不利的影响 D.都是有利的影响 11.假期,小科和父母参观水电站,他发现电站大坝边上修建了一道长长的横隔板竖式鱼道,只见水流缓慢,鱼儿逆流而上。修建该鱼道的目的是(  ) A.增设观赏景观 B.解决排水问题 C.帮助鱼类洄游产卵 D.方便村民捕鱼 12.地球上的动物不断减少会造成的后果是(  ) A.环境更好 B.物种灭绝 C.食物变多 13.(  )带领他的团队在青藏高原采集了4000万粒种子,为盘点中国植物资源家底做出了突出贡献,更为下一步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 A.钟南山 B.钟杨 C.袁隆平 14.下列不属于绿化植物的是 。 A.荷花 B.银杏 C.茉莉花 1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话表明(  )。 A.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B.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C.生物体能够繁殖自己的后代 D.生物体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 四、简答题 16.什么是非生物?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五、实验探究题 17.藏羚羊的生存 藏羚羊,被誉为“高原的精灵”,主要生活在海拔4600-6000米的青藏高原上,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每年5月藏羚羊会集群迁徙到环境更为恶劣的可可西里腹地繁衍后代。藏羚羊身体长有一层保暖性极好的绒毛,每年夏季绒毛自然更换一次。 (1)藏羚羊是重要的珍稀物种之一,下列哪种行为能保护它的生存(  ) A.非法捕杀 B.焚烧草原 C.保护迁徙的通道 (2)藏羚羊换毛是因为(  ) A.适应季节的变化 B.显得更加健康 C.是自然现象与季节无关 (3)假如要在藏羚羊迁徙的必经之路上修建一条铁路, 以下铁路设计方案更科学的是(  ) A. B. C.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生物;非生物 2.【答案】发育;繁殖 3.【答案】各种材料 4.【答案】校道两旁;绿地;生物园 5.【答案】正确 6.【答案】正确 7.【答案】正确 8.【答案】正确 9.【答案】错误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A 15.【答案】C 16.【答案】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它们都没有生命,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不能繁殖。 17.【答案】(1)C (2)A (3)B 1 /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