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9385

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贺炳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0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2705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湖北省,学期,答案,试卷,生物,期中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试卷 本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栽培稻甲产量高、品质好,但每年只能收获一次。野生稻乙种植一次可连续收获多年,但产量 低。中国科学家利用栽培稻甲和野生稻乙杂交,培育出兼具两者优点的品系丙,为全球作物育种提 供了中国智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成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 .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也可培育出品系丙 C .该育种技术为全球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D .品系丙的成功培育提示我们要注重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 2、(课后习题原题)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 B .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C .能量只能在食物链中流动 D .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均可倒置 3、研究发现,某种芦鹀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三个种群,因栖息地环境的差异导致声音信号发生分歧。 不同芦鹀种群的两个和求偶有关的鸣唱特征,相较于其他鸣唱特征有明显分歧。因此推测和求偶有 关的鸣唱特征,在芦鹀的早期物种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芦鹀的鸣唱声属于物理信息 B .求偶的鸣唱特征是芦鹀与栖息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C .芦鹀之间通过鸣唱形成信息流,芦鹀既是信息源又是信息受体 D .和求偶有关的鸣唱特征的差异,表明这三个芦鹀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4、松树受到松叶蜂幼虫攻击时,会释放植物信息素,吸引寄生蜂将卵产入松叶蜂幼虫体内,寄生 蜂卵孵化后以松叶蜂幼虫为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中松树释放的信息应是化学信息 B .3 种生物凭借该信息相互联系形成食物链 C .松树和寄生蜂的种间关系属于原始合作 D .该信息有利于维持松林群落的平衡与稳定 5、某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 表示种群之间数量变化 的关系,如甲数量增加导致乙数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数量的变化不会对丙数量产生影响 B .乙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捕食者又是被捕食者 C .丙可能是初级消费者,也可能是次级消费者 D .能量流动方向可能是甲→ 乙→ 丙,也可能是丙→ 乙→ 甲 6、某同学想从泡菜汁中筛选耐高盐乳酸菌,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泡菜汁样品,划线接种于一定 NaCl 浓度梯度的培养基,经培养得到了单菌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基 pH 需偏碱性 B .泡菜汁需多次稀释后才能划线接种 C .需在无氧条件下培养 D .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均为乳酸菌 7、养殖场粪便是农家肥的重要来源,其中某些微生物可使氨氮化合物转化为尿素进而产生 NH3 , 影响畜禽健康。为筛选粪便中能利用氨氮化合物且减少 NH3 产生的微生物。兴趣小组按图进行实 验获得目的菌株,正确的是( ) A . ①通常在等比稀释后用平板划线法获取单个菌落 B . ②挑取在 2 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的用于后续的实验 C . ③可通过添加脲酶并检测活性,筛选得到甲、乙 D .粪便中添加菌株甲比乙更有利于 NH3 的减少 8、 甲乙两个生物小组的“酵母菌纯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组平板都分成 4 个区进行划线 B .甲组操作过程需 4 次灼烧接种环 C .乙组适合对酵母菌活菌进行计数 D .单菌落大小反映菌种种类差异 9、某同学将 1 mL 土壤样液稀释 100 倍,在 3 个平板上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别接入 0. 1 mL 稀释液, 经适当培养后,3 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 56、57 和 5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得出土壤样液中活菌大约为 5. 7× 107 个/L B. 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实际的活菌数目低 C. 一般选择菌落数为 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 D.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的是稀释液中的活菌数 10、迷迭香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进行工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