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1943

广东省东莞市翰林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183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广东省,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历史学科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 1.学者王家范指出:农业(狭义的栽培农业)的发明是人类体质进化完成之后又一划时代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的经济生活从攫食性经济过渡到生产性经济的时代,开始了孕育文明诞生的历程。据此可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根源是() A.剩余产品的出现 B.文字的发明 C.社会分工的形成 D.生产力发展 ”2.古代两河流域北部的耶莫遗址,被考古学家誉为“世界古代最典型的公社”,当地已经种植小麦、大麦、豌豆、扁豆等旱作作物,驯养山羊、绵羊、狗等家畜,过着定居生活,并制作陶器,出现了陶像。据此可知( ) A.人类生产生活发生重大变革 B.西亚地区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C.世界农耕文化呈现多元特征 D.西亚地区已经初具国家雏形 3.在雅典戏剧《请愿妇女》中,外邦传令官谴责雅典民众经常在情绪驱使之下投票决议发动战争;在喜剧《马蜂》中,雅典陪审员被比喻为成群结队的马蜂,他们往往被“煽动家”蛊惑,不问案情原委便要判人重刑甚至死刑。这些戏剧共同说明当时( ) A.对民主政治的批判反思 B.雅典妇女政治地位提升 C.人文精神影响文艺创作 D.司法审判存在着随意性 4.尼罗河在埃及被称为“水的原始颂歌”;印度河和恒河打开了古印度文明之门,被称为“永恒的磐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被誉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奔腾不息的黄河,成就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这些可以用来说明( ) A.世界文明呈现出交融特征 B.自然环境决定文明特征 C.人类文明产生具有相似性 D.农耕文明拥有扩张潜能 5.美国史学家芬利在《古代经济》中写到,古代世界的绝大部分人以土地为生,而且他们已经认识到土地是所有善的源头,无论是物质的善还是道德的善。该学者强调了古代世界( ) A.农耕文明的基本特性 B.社会财富的来源单一 C.重视品德的价值导向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6.只要臣服于波斯,不进行反叛活动,大流士一世基本上支持“外人”的宗教信仰,并且还会从国库中拨付款项资助其宗教活动。他给犹太人建设圣殿提供了资金,支持埃兰人的祭祀活动,支持埃及人举行与王权有关的宗教仪式,并为阿蒙神建造了一座庙。这些举措( ) A.促进了西亚与北非的文明交流 B.维护了帝国内部权力的平衡 C.利于维护和稳定波斯帝国统治 D.折射帝国宗教多元难以管理 7.图1为腓尼基字母的演化历程,据此可知() 图1 A.古代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 B.对外扩张是文字传播的主要方式 C.文字的发展推动文明进程 D.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8.(2024·北京第一次学业水平·25)公元前后,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兴起两大强国。两国之间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这两国是() A.波斯与希腊 B.埃及与印度 C.赫梯与亚述 D.汉朝与罗马 9.伊凡四世登基之初,有人向他进献的书籍记载了奥斯曼帝国征服拜占庭的情况。书中说由于拜占庭贵族们的自私和对国家不忠,使得皇帝无法抵抗入侵;奥斯曼君主则按照功勋而非血统选拔官员和将领,并采取严厉的手段立威施政。伊凡四世执政措施中,集中体现上述内容的是( ) A.创立中央行政部门 B.没收教会所有土地 C.实行特辖领地制度 D.打开国门学习西方 10.5-15世纪一般被成为“中古时期”。在欧洲,东欧拜占庭一度强大;在亚洲,突厥人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先后兴起;在中南美洲,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这表明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的文明() A.具有多元面貌 B.独立发展 C.都有近代特征D.宗教信仰相同 11.这一帝国兴起于13世纪上半叶,它的地理疆域是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苏丹草原地区之间的一条3800多公里的走廊地带,其国王曼萨·穆萨是第一位出现在欧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