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部分 专题整合 突破重点 专题六 生态文明建设 热点素材解读 热点素材解读 热点1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知识链接 生态文明建设角度 1.(说明类)我国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符合哪一基本国策的要求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2.(原因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的原因是什么 (1)污染物排放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2)污染物排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给社会带来危害。 (3)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4)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厉行法治的需要。 3.(意义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对我国社会全面发展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问题治理,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2)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进民生福祉。 (3)有利于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进高质量发展。 4.(做法类)当前,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政府应该如何应对 (1)加强对工业生产的监管力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2)严厉打击污染物排放,以法治护航环境保护。 (3)引导工业企业转变发展思路,实现绿色转型。 (4)引进先进治污设备,加大防污、治污的科研力度。 (5)及时对高消耗、重污染、乱排放的企业,实行停顿和整改。 5.(做法类)助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谈谈你的现实行动。 (1)蓝天: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2)碧水:不乱排生活污水,积极参加清理河道垃圾等志愿者活动等。 (3)净土:自觉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等。 热点2 安徽出台实施方案推动“以竹代塑”发展 2024年7月,安徽省印发《安徽省加快“以竹代塑”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省竹林面积保持在40万公顷以上,建成国家级竹类种质资源库1个,省级以上竹产业龙头企业超过100家,竹产业综合产值达600亿元。 知识链接 绿色发展角度 1.(列举类)日常生活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主要有哪些 在垃圾分类中属于哪一类垃圾 ①垃圾袋、保鲜袋、一次性塑料手套、塑料鞋套、各类饮料吸管等。②属于其他垃圾。 2.(原因类)《安徽省加快“以竹代塑”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和实施的必要性是什么 (1)我国塑料制品使用量大、回收难度大,资源消耗严重。 (2)塑料污染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塑料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良好的社会形象。 3.(意义类)推动“以竹代塑”高质量发展,会产生哪些社会价值 (1)有利于减少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环保观念,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3)有利于提高日用品的回收效率,减少社会垃圾。 (4)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严重的资源压力。 (6)有利于倡导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创建文明社会。 4.(做法类)你觉得在推进“以竹代塑”行动的同时,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1)积极宣传大量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所带来的危害。 (2)增强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鼓励重提“布袋子、菜篮子”。 热点3 新能源汽车“长三角演义” 2024年7月11日,《安徽商报》报道:截至2023年,安徽提出将汽车产业作为全省“首位产业”时,已经拥有奇瑞、蔚来、大众安徽、比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