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大多数金属都有特殊的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除汞(俗称水银)外,所有金属在室温下都是固体。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 条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或备注) Mg 点燃 2Mg+O2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Al 常温 4Al+3O2===2Al2O3 表面生成致密保护膜 点燃(氧气中) 4Al+3O22Al2O3 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和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Fe 常温、潮湿空气 4Fe+3O2+nH2O===2Fe2O3·nH2O 在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会生成暗红色疏松的铁锈 氧气中点燃 3Fe+2O2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Cu 加热 2Cu+O2 △ 2CuO 铜丝表面逐渐变为黑色 潮湿空气 2Cu+O2+CO2+H2O===Cu2(OH)2CO3 铜表面生成一层绿色物质 Au、Ag 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Mg、Al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Fe、Cu等在常温下几乎不能单独与氧气反应,点燃或加热情况下可以发生反应;Au、Ag等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2.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 剧烈反应,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放热 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 铝 剧烈反应(比镁稍缓),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放热 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锌 反应较剧烈,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放热 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 铁 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铜 不反应 Mg、Al、Zn、Fe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能置换出稀硫酸或稀盐酸中的氢。 等质量的Mg、Al、Zn、Fe四种金属与足量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量:Al>Mg>Fe>Zn 3.金属与盐的反应 实验操作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 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Fe+CuSO4=== Cu+FeSO4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 铜丝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Cu+2AgNO3=== Cu(NO3)2+2Ag 表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Fe>Cu>Ag。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知识拓展】 1.此类反应一定在溶液中进行,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一般不与金属反应,如Cu与AgCl不能进行置换反应。 2.K、Ca、Na活动性非常强,但不能用它们置换化合物中的金属,因为它们能同溶液中的水剧烈反应。 例1、下列有关“金属之最”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 B.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C.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铜 D.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例2、取一定质量的锌粒和铜片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例3、有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丙同学所得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_____。 (2)甲所得溶液中含有溶质的是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若取用金属混合物15g,加入到120g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固体质量为_____。 (4)计算丙同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某同学将镁和金属X的混合物共2.4 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0.22 g H2,则金属X可能是( ) A. Al B.Zn C.Fe D.Cu 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