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8832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五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卷(答案较模糊)

日期:2025-05-1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286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湖北省,学业,模糊,答案,试卷,地理
  • cover
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地理学科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一、选择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 亚洲与多个大洲相邻或隔海相望,是全球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博鳌亚洲论坛 2025 年年会定于 3月召开,论坛的主题为“ 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 ”。下图示意亚洲位置。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 B .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C .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 .地跨热带、南温带和南寒带 2、下列海峡和运河属于亚洲与其他大洲分界线的是 ( ) A . ① ———苏伊士运河 B . ② ———霍尔木兹海峡 C . ③ ———马六甲海峡 D . ④ ———直布罗陀海峡 3、博鳌亚洲论坛的举行有利于亚洲各国( ) A .独立发展经济 B .消除文化差异 C .增强区域合作 D .提升能源储备 2025年 2月 3 日,日本鹿儿岛市樱岛的南岳山顶火山口发生了“ 爆炸性 ”喷发。这是 2025 年以来樱岛火山的第 24次喷发。下图为日本及附近的火山地震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鹿儿岛地震多的原因是( ) A .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C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 5、推测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河流源远流长 C .温泉文化历史悠久 D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截至 2024年 11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读从北京出发经满洲里驶向 莫斯科的中欧班列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本次班列装载的货物最可能是( ) A .服装、家电等 B .汽车、可可等 C .大豆、木材等 D .石油、煤炭等 7、本次班列从满洲里出境后( ) A .一直向东驶向莫斯科 B .依次经过平原、高原 C .需要跨越亚欧分界线 D .途经常绿阔叶林带 8、中欧班列主要沿俄罗斯南部分布的 原因有( ) ①南部纬度较低,冻土分布少 ②南部人口、城市较多 ③南部土壤肥沃,修建难度小 ④地势低平,工程量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印度半岛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盛行风向随季节而变化。图 1 为 “ 印度半岛 风向示意图” ,图 2 为 “ 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据此完成下 列小题。 9、孟买的气候特点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冬季严寒且漫长,夏季温和且短促 C .全年高温,可分为旱、雨两季 D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0、夏季的盛行风减弱可能造成印度半 岛( ) A .寒潮加剧 B .地震频发 C .高温干旱 D .洪涝严重 二、综合题(共3题,共30分) 11、亚洲自然环境多样,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0 分) 【文明发源】 材料一 :历史上,亚洲形成了众多文明,各地之间自古就有频繁的文化交流。 下图是亚洲地形图。 ( 1 )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形成多个古文明发祥地的重要条件,完成下列思维导图,分析 三个古文明发祥地共同的优势。 ( 2 )亚洲的西西伯利亚平原自然环境与三个古文明发祥 地有相似之处 ,却没有产生灿烂文明 ,分析原因 : 。 【文化交流】材料二:《西游记》的故事原型是唐朝僧人 玄奘到天竺(今南亚一带)求学佛法。 ( 3 )读玄奘西行路线,那烂陀在长安西南,玄奘为什么 绕远先向西北行? 。 材料三: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大明王 朝同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文化的交流。郑 和船队所用的船属于帆船,利用风力获得动力。 郑和每次出发均在秋冬季节,返回时在夏季。 郑和下西洋路线见上图。 右图是亚洲部分区域不同季节风向示意图。 ( 4 )分析郑和船队选择出发和返回的时间及原 因: 。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内容。( 10 分) 【穿山岭,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