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8845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授课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101254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课,古代,非洲,美洲,授课,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美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非洲、美洲)的多元面貌。 古代非洲文明与美洲文明的独特性 两个特性: 两大启示: 古代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 文明交流能够促进文明发展 时空坐标 一、 古代非洲文明 【学习聚焦】随着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东非出现了一系列国家,西非的桑海和马里一度强大。 非洲(英文:Africa),全称阿非利加洲,是世界第二大洲,有"高原大陆"之称。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记载。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自1415年葡萄牙占领休达,欧洲列强开始进行对非洲殖民统治,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达到巅峰,约有95%非洲领土遭到列强瓜分,资源长期遭到掠夺。1947年后殖民地陆续独立,而非洲独立年(1960年)则象征非洲脱离列强统治,非洲殖民时代结束。 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共60个国家和地区。 一、古代非洲文明 北非 南非 中非 东非 西非 1.非洲基本概况 1 2 4 3 西非:加纳、马里、桑海帝国 阿克苏姆 东非:城市国家 南非:津巴布韦 封闭独立, 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落后 地理环境对非洲文明的影响 沙漠、沼泽地、高原、平直海岸线…… 多通过尼罗河或红海与外界联系 (交通工具:驴和骆驼) 一、古代非洲文明 2、非洲文明的开创者—班图人 班图人迁徙图 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团,其人口占全非洲人口总数的1/3左右,主要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从公元1世纪开始,班图人不断向南迁徙,一直持续到19世纪才最后结束。 班图人将自己掌握的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班图人先后建立过30多个大小不等的国家,涌现了不少闻名于世的班图文明,班图人迁徙对非洲文明影响巨大。 人们时常认为非洲的农业技术是从欧亚大陆引进的。……考古研究表明,非洲许多地区早在公元前就开始开采铁矿,就掌握了冶铁知识。———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美]希林顿著,赵俊译《非洲史》 主要贡献: 农业:培育了甜高粱、西瓜、棉花等重要农作物 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绵羊和山羊 冶炼业:掌握了冶铁技术 一、古代非洲文明 3.古代非洲文明代表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非洲大陆古代国家的出现与发展,较其他大陆,呈现出突出的不平衡现象。从整体上看,可以称之为北高南低的状态。这就是说,非洲北部的国家出现的早,且一般相对较发达,越往南国家出现的越晚,且发展程度越低。受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限制,非洲文明相对孤立封闭,且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落后。 西非(8-15世纪) 加纳—马里—桑海 10-15世纪东非沿海 城市国家 公元前后兴起 4世纪达到鼎盛 东北非阿克苏姆 11世纪末兴起 14-15世纪达到鼎盛南非大津巴布韦 (1)东北非文明———阿克苏姆王国 1.政治: 2.经济: 3.文化: 阿克苏姆方尖碑 特点: 属于奴隶制国家,王权比较发达。 有比较发达的农牧业和手工业;商业发达,国内外贸易相当活跃;使用金属铸币。 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创制文字;建筑艺术独特等。 1.出现: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 2.发展: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一、古代非洲文明 思考:以摩加迪沙为例,结合教材P27,概括东非城市国家产生的原因、特点? (2)东非———沿海城市国家(10-15世纪) 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信仰伊斯兰教 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 特点:经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