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送别黄旭华:为国“深潜”的他走了… 2月6日,黄旭华院士在湖北武汉逝世。 2月10日,黄旭华遗体告别仪式在湖北武汉举行。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 他隐姓埋名三十载,深潜碧海铸重器。 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他带领团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路攻克种种技术难关,突破了核潜艇最关键、最重大的七项技术,让茫茫海疆有了中国的“钢铁蛟龙”。 黄院士曾寄语学子:“复兴中国梦,学子当自强”,而他的事迹,正是自强不息的最好诠释。 做 第二单元第五课人生当自强第二框 焕发|青春|活力 自 强 不 息 的 中 国 人 目录 CONTENTS 总 “深潜”三十载,旭日何以耀中华? 壹 叩问精神基因·为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贰 铸就深海利剑·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分议题一 叩问精神基因 —为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在黄旭华院士追悼大厅中有不少没有署名的花圈,这些花圈来自他之前工作单位的同事们,这些新时代的“黄旭华们”是无数个隐姓埋名的科技工作者。 他们正以实际行动传承着黄旭华院士的精神。 薪火相传,奋飞不辍。 忠魂藏深海,精神励后来 你知道自强不息这一词源于何处吗? 出自《周易·乾卦·象传》。 原句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天之运行,四时交替,昼夜更迭,岁岁年年无有止息,是刚健之德的生动体现;君子也应效法天道,不断奋发图强,自我求新,永不止步。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 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 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你还知道哪些自强不息的英雄模范的事迹?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面向屠刀 视死如归 ———陈延年 精神之光 永不熄灭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时期 勤奋工作 踏实劳动 ———许振超 奋斗不息 以身许国 —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 1.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P44、P41蓝字 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②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未来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自强的青春有未来。 分议题二 铸就深海利剑 —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黄旭华的志向确立 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的一个普通乡医家庭。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从小就想成为一名像父母一样治病救人的医生。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他的家乡也战火纷飞。为了躲避战乱,他和家人不得不四处辗转,颠沛流离。在逃难的过程中,11岁的他目睹了世间的惨状,他意识到,学医只能救助有限的生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国家被欺凌的命运。于是,他有了新的志向:弃医从工,学习航空和造船,为国家打造坚不可摧的国防利器! 黄旭华的志向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是什么因素影响的? 如果是你,你当时会有何选择?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树立理想时,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思考:青少年时期树立远大理想对个人成长有何重要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树立远大理想,才能更好地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的自强计划 “填写理想坐标卡”: 填写“我的理想与国家需求的结合点”, 如“未来从事环保科技助力碳中和”。 1.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树立远大理想。P45 我们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01 黄旭华的追梦历程 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专业知识的养分。图书馆里,常常能看到他专注研读的身影;课堂上,他积极踊跃地与老师和同学们探讨学术问题。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船舶构造,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