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树德中学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有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也有人说,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这表明正确认识自己需要( ) ①坚持自我评价,自我观察 ②不断自我完善,扬长避短 ③关注他人评价,全盘接受 ④重视他人评价,理性分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近年来,为维护校园周边治安、交通秩序,确保学生上学、放学安全有序,徐州市公安局等三部门整合公安、城管、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常态化护学岗工作。这一做法体现了( ) ①关爱生命,呵护学生 ②善待他人,漠视自己 ③接续生命,热爱生活 ④尊重生命,生命至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扫码免费领鸡蛋”“扫一扫,脸盆、洗衣液不要钱”……扫码领奖摊位时常让人心动,但随手扫码也可能会掉进不法者的圈套。他们以注册会员送礼品为由,非法获取市民手机号及验证码,卖给境外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码”上可能有诈,我们青少年要( ) A.严惩诈骗分子 B.学会信息节食 C.拒绝任何扫码 D.保护个人隐私 4.徐州市将每月11日确定为全市“排队推动日”,向全社会倡议自觉排队、讲究秩序,培育市民的排队意识。排队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却体现着社会成员的共识。这里的“共识”是指( ) ①遵守秩序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②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④自觉排队只能依靠法律去约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梁某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财产五十万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B.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C.对梁某某作出处罚的机关是公安机关 D.剥夺政治权利是主刑,没收个人财产是附加刑 6.“你已经长大了,如果还不能慎交朋友,不懂得检点自己的行为,只怕无心也会惹下天大的麻烦,会在你的生命里留下污点。你能不小心吗 ”这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信。这位父亲想告诉孩子( ) ①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②珍惜美好生活,广泛结交朋友 ③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④遇到不法侵害,及时依法求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彭士禄,隐姓埋名数十年,为祖国造核潜艇,建核电站。生前他常说:“是人民将我养大,我几辈子都还不了,只要祖国需要,我愿贡献一切!”他的事迹告诉我们( ) A.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B.个人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C.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完全相同 D.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放弃个人利益 8.下图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 A.①青春变化②生理变化③闭锁与开放的矛盾 B.①政治制度②根本制度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①国家机构②监察机关③人民政协 D.①法律责任②刑罚处罚③没收财产 9.对于既有住宅是否加装电梯的问题,社区组织召开“左邻右里”协商议事会、居民恳谈会,坚持“装不装群众商、怎么装群众提、好不好群众说”。这反映出( ) A.广大人民群众间接行使民主权利 B.各人民团体组成了爱国统一战线 C.国家机关既合理分工又相互协调 D.基层治理不断凝聚“最大公约数” 10.马面裙、改良旗袍成为人们日常穿搭的新选择。这些“新中式”在保留传统中式元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和设计,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我们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D.年轻人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增强 11.朋友圈晒图,无意间就可能暴露重要设施的位置;自己掌握的行业数据,随口一说,就可能被“有心人”捕捉;发资料、写文章、不经意的闲谈聊天,都有可能泄露不该泄露的信息……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