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0435

2025年化学中考二轮专题突破讲义----物质的鉴别与分离(含答案)

日期:2025-05-0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1次 大小:5278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质的,答案,分离,鉴别,化学
  • cover
一、物质的鉴别 1. 原理:主要是利用物质的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从而将物质区分开来。 2. 鉴别方法 (1)物理方法 ①观察颜色 常见红色固体:氧化铁(红棕色)、铜(紫红色)、红磷; 常见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氧化铜、铁粉、碳、二氧化锰; 常见溶液颜色:含Cu2+的溶液为蓝色、含Fe3+的溶液为黄色、含Fe2+的溶液为浅绿色。 ②闻气味 常见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氨气、氯化氢。 ③物质的溶解性 常见不溶于水的物质:CaCO3、BaCO3、Mg(OH)2、Al(OH)3、AgCl、BaSO4(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④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选填“吸热”或“放热”,下同),NH4NO3固体溶于水吸热。 ⑤磁性:铁、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方法 ①针对酸碱性不同的溶液,利用指示剂或pH试纸进行鉴别。 例:鉴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可选用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的是稀盐酸。 【特别提醒】有些盐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如鉴别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酚酞溶液。 ②根据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鉴别。通过加入常见试剂,使物质间发生反应并呈现不同现象,如生成气体或沉淀、溶液颜色有变化等。 例:鉴别Na2CO3溶液与NaCl溶液,可选用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是Na2CO3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的是NaCl溶液。 二、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一)常考分离物质的方法为物理方法: 1. 过滤法: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或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如分离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固体混合物,操作如下: 2. 蒸馏法: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如石油的分馏。 3. 磁铁吸引法:分离具有磁性和不具有磁性的物质,如分离碳粉和铁粉。 (二)物质的除杂 1. 除杂原则 (1)主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和加入的试剂发生反应。 (2)杂不增: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易分离:利用简单的操作就可将物质与杂质分开,如过滤、蒸发等。 2. 除杂方法 (1)气体除杂 方法一:将杂质气体通过物质吸收、反应除去。 例:氧气中的水蒸气可用浓硫酸吸收除去。 方法二:将杂质气体转化为主气体。 例: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可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合理即可),使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 (2)固体除杂 方法一:将杂质转化为气体除去,如氧化铜中的炭粉通过在空气中灼烧除去; 方法二:将杂质转化为溶液除去,如铜中的铁可通过与稀盐酸(合理即可)反应除去。 (3)溶液除杂 溶液之间的除杂,一般为酸、碱、盐之间的除杂,其实质为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除杂。 除杂方法:当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时(以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为例) 【特别提醒】当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所含阴、阳离子都不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阴、阳离子都不共存的阳、阴离子组合成除杂试剂。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H2SO4,可以选用Ba(OH)2溶液。 例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 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____。 (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填字母)。 A.碳酸钠 B.硫酸钠C.硝酸钡 D.氢氧化钠 例2.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钡中的几种物质,为了鉴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称取15g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4.3g和无色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