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0983

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0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16603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海南省,第一,答案,试题,化学,次月
  • cover
海南中学初三年级化学月考(一)试题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14×3=42分) 1. 五育并举,让劳动成为一种教育。在下列劳动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扫地 B. 生火 C. 摘菜 D. 提水 2. 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氮气用于合成氨 C. 稀有气体作霓虹灯 D.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 博物馆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保护文物。该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4. 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 A. B. C. D. 5.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 B. 点燃酒精灯 C. 振荡试管 D. 收集氧气 6. 下列事实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 A. 产生火焰 B. 放出大量的热 C. 蜡烛熔化 D. 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7. 永顺超市中的商品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牛奶 B. 可口可乐 C. 冰红茶 D. 部分结冰的纯净水 8.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 酒精和蒸馏水———闻气味 B. 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木条 C. 空气和氧———带火星的木条 D. 水与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 9. 反思是进步的阶梯,下列实验反思错误的是 A. 通过空气成分测定实验,我们可以反思得出氮气不和红磷反应 B. 小明用排水法收集到一瓶氢气,我们可以反思得出收集所有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 C. 通过带火星的木条只在氧气中复燃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反思得出检验氧气的方法 D. 通过碳、硫、磷、铁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不同,我们可以反思得出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和氧气的浓度有关 10.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色固体 D. 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11. 下列化学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的是 A. B. C. D.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12. 已知氧化铜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3.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属于并列关系 B.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C.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14.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 密闭容器内b点和c点时的压强一样 C. 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 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5. 化学符号很直观,使用很方便。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硫:_____; (2)水:_____。 16. 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和生活,空间站的氧气从哪里来? 1、从地球带上去 (1)工业上选择空气为原料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的模拟实验如下图所示: 浸入液氮一段时间后,试管内产生一定体积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是因为液氮的沸点_____液氧(填低于或高于),先从液态空气中扩散出来。1分钟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因为液氧后从液态空气中扩散出来,且氧气具有_____性。 (2)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氮分子不能通过分子筛,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如上图,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_____(填“>”或“<”)。 Ⅱ、在天宫制出来 (3)现空间站通过电解水制氧气,同时生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