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地理会考常考130个问题 1.列举生活中能够反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①昼夜的交替:②太阳的东升西落 ③时差(同纬度的地区,东边地点先看到太阻)、 2.列举生活中能够反映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物体影长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带的划分 3.地图上,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实际范围以及内容详略的关系 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 4.如何判断山脊与山谷?陡崖?缓坡与陡坡? 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凸低为脊):山谷:等高线部分向高处凸(凸高为谷); 陡崖:等高线重合:缓坡:等高线稀疏处:陡坡:等高线密集处 5.爬山应选择什么山体部位?为什么? 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方,原因:坡缓,省力。 6.试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水库坝址、公路、水渠、村镇等工程应建在何处,为什么? 水库坝址:一般选在峡谷地段:“口袋形”洼地出口处。原因:蓄水量大,施工量小。 修公路: 选缓坡,即接近与等高线平行。原因:坡度平缓,有利于道路建设和出行。 修水渠:从高处到低处的线路。原因:水可自流,降低成本。 建村镇:选地形平坦开阔,有河流经过的地方。原因: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7.怎样在地图上确定方向? 看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边 看经纬线,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还要注意地图里面的,有关方向描述的信息进行确定) 8.地图上,非洲在南美洲的什么方向,欧洲在北美洲的什么方向。 非洲在南美洲的西北方向:欧洲在北美洲的东边。 (选择两地相距小于180°经度的范围来进行判断) 9.20°W,和160°E主要经过陆地还是海洋?为什么? 主要经过海洋,为了避免把同一大洲分到不同的半球 10.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①红海为什么不断扩张?原因: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②地中海为什么不断缩小?原因: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地碰撞、挤压 ③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或为什么仍在隆起抬高)? 原因: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地碰撞、挤压 11.世界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哪些地方气温高,哪些地方气温低) 第1页共13页 ①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隆0.6℃) ③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12.世界降水分布有什么规律?(哪些地方降水多,哪些地方降水少) 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隆水少: ②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③中纬度地区沿海隆水多内陆隆水少。 ④山地迎风坡隆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3.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 ①纬度位置:(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 ②海陆位置(一般来说,距海近,温差小:距海远,温差大) ③地形地势(同一区域,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14.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哪些? ①海陆位置(特别是中纬度地区:距海近,隆水多:距海远,隆水少) ②地形地势(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隆水少) 15.试分析全球变暖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①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②滥砍滥伐。 影响:①两极冰川融化:②海平面上升:③淹没沿海低地。 16.如何应对全球变暖? ①减少化石燃料(煤炭,石油)的使用:②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③保护植被,植树造林。④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倡绿色出行 17.世界哪些地区人口密集? 亚洲东部和南部(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 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这里自然条件较好,工业发达) 18.世界哪些地区人口稀疏? 湿热的雨林:于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地区:高海拔的高原山地地区 19.联合国有哪六种主要工作语言? 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汉语,阿拉伯语 20.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和使用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