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2620

9《说“木叶”》课件(共43张PPT)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8916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说“木叶”,课件,4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问题一 现实世界的香菱是( ) 诗歌世界中的香菱( ) 问题二: 香菱的学诗体验体现了诗歌语言的什么特点 · 重视意象运用:诗歌常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 · 讲究炼字艺术:诗歌语言精炼,讲究炼字。 · 注重意境营造: 诗歌要营造出整体的意境,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香菱学诗 本文出自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庚先生 所写的《唐诗综论》。林庚先生如何以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又以 诗人的敏感心性对“木叶”进行精准的美学辨析呢 一叶而知秋,见微而知著 《说“木叶”》 · 《学林侧影》中记录:著作《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简史》,侧重楚辞 与唐诗的研究。 ·爱打篮球,从青年到不惑;转打乒乓球,打到花甲;唱歌替代体育锻炼。 ·诗句:1、因为把寂寞交给了感情,我已支付了最后的储蓄。 2、人走路要昂着头,我生都是昂着头的。 · 作文素材积累:燕南园的林先生,诗性与理性共存。 “他气定神闲从民国走来,跨过一个喧 嚣纷杂的时代。” 林庚(1910—2006),字静希。现代著名诗人、诗歌理论 家、文学史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 导师。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同年考入清华大学 物理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参与创办《文学月刊》。 “七七”事变后到厦门大学任教。1952年改任北京大学教授。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楚辞、唐诗、文学史等方面, 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 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与“盛唐气象” 紧相连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 “少年精神”,其研究成 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 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人,都说他仙风道骨,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清气。他 的确是远离尘嚣。他的超然似乎是因为无须介入世俗的纷争…..尽管本世 纪不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 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 ———葛晓音 素材聚焦 [运用角度]追求极致;一切源于热爱;坚守;修心。 诗人学者———肩挑的林庚他是一位诗人, 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 致; 他是一位学者, 一位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的“九五之尊”,留给后人 “太阳般明朗的形象”; 他是一位导师,一位“有童心,毫不世故”的导师,始终坚守他的布衣精神,以平常心,做平常事,过平 常日子。 他一生布衣蔬食,淡泊无争。他以“远离功利,抗拒诱惑”自守,亦以此要求门人弟子。国内外的一切邀 请,他都拒绝; 一切媒体,他都回避; 一切荣誉,他都不要。从不涉足权力名利,这不是自命清高,不是不屑于谈名 逐利,他是压根儿就没有这些概念。诗歌和学术,才是他一生的修行。 《说木叶》是学者林庚的一篇经典文艺评论, 以古典诗歌中的“木叶”意象为切入点,探讨诗歌语言 的暗示性艺术。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 "说” 是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陈述作者 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写法较灵活的一种文体。 文学类文本:感性→联想→反思 (如从红楼梦小说思考社会问题) 知识性文本:提取概念→验证→ 实践(如用数据验证理论) 文学重“感受与开放”,知识重“逻 辑与准确” 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 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 谢庄《月赋》说: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 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 云歇山。秋思不可裁,复带秋风来。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纨。 节士慷慨发冲冠,弯弓挂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