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结合视频谈谈,你从屈原的作品及其故事中领悟到怎样的人文精神? 新课导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诗句通过“长太息”(长声叹息)、“掩涕”(擦拭眼泪)等动作,直观传达出屈原对百姓困苦生活的悲悯之情。即对民生苦难的共情、对家国命运的忧思。 路漫漫”象征人生道路的漫长与曲折,“修远”强调目标的遥远与艰辛。屈原以“上下求索”的姿态,表达了即使面对重重阻碍,仍坚持探索真理、追求理想的决心。 以“心善”为价值,以“九死不悔”为志,展现屈原对理想与信仰的执着追求,对个人道德操守的坚守,也是对真理与正义的坚守,体现了士大夫“士可杀不可辱”的精神气节。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学习目标 1.感受中华人文精神的魅力,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积极态度。 2.明确将中华人文精神传承弘扬下去,这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教学重点: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自觉传承中华人文精神 自学指导 1 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2 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浏览课本P62-64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时间:2分钟) 知识拓展 《经典咏流传》 《国家宝藏》 《中国诗词大会》 《非遗里的中国》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知识拓展 师娟:调解千家事的“和谐使者” 她是康乐县综治中心副主任,用爱心和责任,将无数面红耳赤的争吵化解为春风化雨般的和谐,成为康乐县群众心中的“和谐使者”。 师娟自担任康乐县综治中心副主任以来,始终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用一颗赤诚之心去化解矛盾纠纷。曾帮助患有渐冻症的群众追回6年拖欠工程款,解决姐弟因征地补偿款反目成仇的纠纷。以情感共鸣化解矛盾,将法律与人性结合,群众称赞“有纠纷找师娟”。 思考:1.故事中的人物弘扬了什么人文精神? 2.谈一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以民为本、责任担当、公平正义、奉献社会、践行和谐共处理念。 榜样故事一 服务群众需以心换心,兼顾法理人情,方能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P62 (1) 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2)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 总结归纳 探究与分享P63 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同学们就如何理解和谐展开讨论。 你还知道哪些提倡和谐的名言或事例? 结合以上讨论,说说今天我们应如何促进社会和谐。 “和为贵”———《论语·学而》 强调和谐是处理人际关系与社会事务的核心原则,倡导以和为贵、化解矛盾。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提倡在保持差异的同时追求和谐,反对表面附和却内心对立的虚假团结。 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P63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 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思考:1.观看视频,说说你眼中的中国青年是什么模样? 2.他们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知识拓展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乐以向上、 热爱科学、向上向善等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榜样故事二 “新时代好少年”榜样 龚铖(江苏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