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二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时段 表现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年) 政治 经济 民族关系 对外关系 文化 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使中国由贵族政治过渡到官僚政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和东汉的“光武中兴”都对大一统国家的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获得发展,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北方地区);丝绸之路开通,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与交融。 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外交范围得以拓展,中国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关系成,欧亚几个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 从奉行法家思想到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两汉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第四讲 秦统一多民族 封建国家的建立 袖手俑/下级军吏/中级军吏/跪射俑 专题二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秦俑 时空坐标 ①秦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 ②秦朝的制度创新与社会治理 课标要求 对应考点 复习安排 融通选必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①秦统一的举措和历史意义 ②秦的暴政与速亡 第四讲 选必1:1.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5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3.8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4.11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5.15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5.16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6.17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选必2:3.7 古代的商业贸易 5.12 水陆交通的变迁 选必3: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22 ——— 湖北·2·秦朝的建立过程; 河北·2·秦朝集权体制的加强 2023 ——— 天津卷·秦朝灭亡后项羽的政治观念 浙江卷-6·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024 ——— 甘肃·秦朝的文书行政制度 湖北·秦朝的政策与统治理念 广东·秦朝的乡里制度 一、秦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 1.统一的条件 (1)客观因素 ①民心所向: ②经济需求: ③局部统一: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各地域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 诸侯争霸,完成了局部统一; 材料一:梁惠王:“天下恶乎定?”孟子:“定于一。” ———《孟子·梁惠王章句》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 ———《吕氏春秋》 材料二:随着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与交往也比以往更为密切,正如《荀子》所说,当时已出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状况。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反映了战国中后期什么样的思想和趋势? 公元前1046年(西周) 公元前770年(春秋) 公元前475年(战国) 一、秦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 1.统一的条件 (1)客观因素 (2)主观因素 ②统治者: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国家政策:商鞅变法后,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④策略得当: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对东方六国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 ... ...